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誰將接任黨主席? 國民黨“大當家”成燙手山芋

2014年12月04日 07:5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九合一”選舉落幕,國民黨慘敗。選後,身兼黨主席的馬英九旋即遭受敗選壓力。12月2日,馬英九宣佈將辭去黨主席。3日,國民黨“中常會”開工英九正式交棒。黨主席一職暫由排名第一的副主席吳敦義代理,並依程式在明年一月底前完成新黨魁補選。

  馬英九辭去黨主席,留下種種猜想和挑戰。

  誰是大當家?

  自1949年遷臺之後,國民黨遭受到兩次重大挫敗。一次是2000年“大選”,國民黨敗北,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呂秀蓮上臺,這是臺灣政治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國民黨失去在臺灣55年的執政。結果出爐當日,國民黨中央黨部被抗議群眾包圍,入夜不散。身為黨主席的李登輝在“下臺”聲浪中辭職,而高聲喊出“李登輝下臺”的就有時任臺北市長的馬英九。14年後,當國民黨再次面對慘敗局面,身為黨主席的馬英九表示“交棒也是一種承擔”。

  馬英九在2日的國民黨“中山會報”上提前宣佈“退場”。據臺灣《聯合報》報道,2日的“中山會報”氣氛凝重,國民黨7位副主席,只有新北市長朱立倫和連任臺中市長失利的胡志強沒有出席。馬英九在主持會議時發表辭職聲明,堅持自己辭職,卻強烈挽留各位副主席繼續留任,直至完成黨主席補選。

  要迎戰2016年的“立委”和領導人選舉,黨主席確定才能穩定軍心。誰會是藍營大當家?自敗選結果出爐,國民黨內部就在極力尋找口袋名單。

  國民黨副主席吳敦義、胡志強;中生代朱立倫、郝龍斌等都被點名。然而,被點名的人,不是明拒就是婉拒,或者是在主席辭職前已經先請辭過,不留想像空間。吳敦義和郝龍斌辭職後雖被慰留,卻都明確表示不會參選黨主席。總算替國民黨保住“一都”的朱立倫,被問會不會接任黨主席,罕見動怒,強調“敗得還不夠嗎?還要權鬥?”拜託媒體不要再提,否則“這就是國民黨最後一刀”。

  國民黨大當家成了燙手山芋,目前看來有無限的可能性又似乎人人低調回應。有島內學者撰文表示,一則因為重整殘破戰場絕非易事;二則經此一役,國民黨內部人士清楚認識到沒有分裂的本錢,團結是整合第一步。如果黨主席的改選,不是國民反思改進的開始,而是又成了內部卡位的“宮廷大戲”,那才真是“最後一刀”。

  留下種種挑戰

  國民黨的盤整期,先被當作一場藍營“魔戒”爭奪大戲來看,這也不能不説是“百年老店”的悲哀。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國民黨“內鬥”形象在民眾和媒體眼裏的一種刻板印象。馬英九辭去黨主席,對於“趴在廢墟上”的國民黨而言,其實並不會有太多的止血意義。馬主席辭了,留下種種挑戰,國民黨必須儘快療傷止痛、改革重生。

  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吳展良表示,人才問題是國民黨未來面臨的最大挑戰。最新民調顯示,國民黨內沒有真正以改革派形象出現的候選人,被視為敗選原因之一。啟動黨務改造,國民黨需要的是一個不一樣的主席角色。面對世代翻轉,黨主席交棒,不論誰帶上藍營“魔戒”,唯有增進年輕世代認同、理順黨政關係、拔擢新血、重塑國民黨的品牌形象,才能帶領國民黨浴火重生。

  經濟陷入停滯,國民黨執政政績不彰,特別是過去兩年,服貿、核能、高房價、食安、薪資倒退等社會議題,當局在處理上都無法讓民眾有感且滿意,民眾對馬政府的不滿累積到至高點,這樣的不滿,徹底衝擊到各層級的藍營候選人。因此,對於國民黨而言,重建民眾的信任,格局也要放大。

  臺灣當局領導人幕僚機構3日下午宣佈,臺行政管理機構副負責人毛治國將升任該機構負責人,接替11月29日辭職的江宜樺。畢竟國民黨仍然是在“立法院”席次過半的執政黨,新科黨主席未來在溝通藍綠、改善“立法院”惡鬥空轉上也要有作為。藍營臺北市議員王鴻薇表示,未來接任黨主席者,除了輔選,也要輔政,國民黨再不改革,2016年只會敗得更慘。

  3日,馬英九在辭職演説中再次提到“改革”。的確,想要浴火重生的國民黨,唯有切實改革,才可能重新找回感動人民的力量。

  (本報臺北12月3日電)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