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陸韓FTA來襲 臺當局:臺灣恐失大陸市場 必須警惕

2014年11月11日 14: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大陸與韓國FTA(自貿協議)“來勢洶洶”,生效後3至5年內臺灣製造業將蒸發新台幣6500億元,本地産值更將因此減少新台幣746億元,在韓商挾關稅與市場進入優惠下,臺灣瀕臨喪失最大市場大陸危機。

  陸韓自由貿易協議(FTA)生效,臺灣面板、石化、工具機與汽車四大産業首當其衝。産業界對陸韓FTA達成協定充滿焦慮,由於兩岸貨貿協議因為服貿協議卡關遲遲未能有進展,臺灣工總秘書長蔡練生呼籲臺灣“立法院”儘速通過服貿協議,也盼望當局加速完成兩岸貨貿協議談判,以降低陸韓FTA對臺灣産業衝擊。

  臺當局經濟部門觀察,陸韓FTA在市場開放方面,雙方皆已達成超過90%項目數、85%貿易額的貨品貿易自由化比例,陸韓FTA範圍涵蓋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共17個領域,並包含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採購、環境等議題。

  臺當局經濟部門負責人杜紫軍10日在北京表示,臺灣必須警惕,如果沒有積極作為,沒有自由化,即使“躺著也會中槍”。

  杜紫軍説,陸韓完成FTA實質內容談判是預料中事,預估今年底前會有結論,協議估計明年生效。對於陸韓FTA對臺灣産業的影響,杜紫軍表示要等到協議正式簽署、降稅清單出爐後,才能詳細核算。

  不過,他指出,依據過去的估算,臺灣輸往大陸的産品約有1/3會受影響,近1/4受到威脅。

  受威脅的産品中,部分市場可能被完全取代,數額約在新台幣2000億元上下,佔臺灣出口大陸總額的2%到5.4%之間。

  杜紫軍表示,韓國與臺灣産業結構有7成相似,都以出口為導向,第一大出口市場都是大陸,有高度重疊性,因此陸韓FTA協議簽署後,對臺灣的負面影響估計非常大。

  在回答媒體時,杜紫軍表示:“臺灣一些人認為,別人自由化就好,我們不需要自由化,只要維持自己擁有的小確幸就好。但是臺灣不自由化,市場就會被取代,躺著也會中槍。”

  他強調,臺灣原本在大陸市場處於領先地位,結果韓國卻後來居上,臺灣要警惕,因為産業一定會受影響。

  杜紫軍表示,大陸市場佔了臺灣出口市場的20%以上,這樣的市場若受到大的影響,未來要再開拓這樣的大市場,難度非常高。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