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人權論壇  >   相關評論  >   正文

熱議中國夢 探討人權觀

2014年09月22日 13:3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夢”與其他國家的夢有相似之處

  〔烏茲別克〕阿克曼薩義多夫

  北京人權論壇所討論的問題及論壇參與者在地域上的廣泛代表性證明,這是一個真正獨一無二的人權論壇。

  毫無疑問,“中國夢”一詞已經與另一個被世人廣泛接受的詞語“中國奇跡”一起被收入了世界政治詞典。在中國,“夢想”一詞廣泛見諸報刊雜誌和電視節目,全國的年輕人都在參與“我的夢,中國夢”主題活動。這一主題已經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內容。“中國夢”一詞最先出自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的一次講話。他在講話中重點強調了這一概念。

  毫無疑問,“中國夢”的重點目標是使人民的生活水準有一個重大而明顯的改善,基本實現“千年發展目標”,讓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發展帶來的好處,並在確保各自尊嚴的條件下生活。

  中國不僅要發展自己,而且還要為全世界的發展承擔責任並做出貢獻;不僅要為中國人民創造幸福,還要為世界各國人民創造幸福。“實現中國夢給世界帶來的是和平,不是動蕩;是機遇,不是威脅。”習近平主席指出。

  “中國夢”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不排斥別人的夢想,不謀求表現它強于別人的優越感。“中國夢”融合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想和願望,同時又直接關係到整個國家的未來。

  現代中國社會向每一個中國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選擇自己生活道路的自由,甚至一些異乎尋常的另類做法也能受到較之以前更多的社會保護和認可。這種變化不僅在政治和社會制度上得到肯定,而且還得到中國市場的支援。這是因為“中國夢”既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公民的共同利益要求,也符合市場價值要求,體現了全中國人民的價值和利益。

  積極參加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和相關條約機構的活動,認真落實人權領域的國家行動計劃,支援中國人權研究會大力開展工作,這些也都表明中國正在認真履行其在人權領域的國際承諾。

  如果對中國道路和中國經驗及中國在過去的歲月裏所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就做一番客觀的評估和分析,人們便可堅信,經濟發展和人權保護領域的“中國模式”具有不可置疑的實用性。

  “中國夢”與其他國家的夢,特別是“烏茲別克之夢”有什麼關係呢?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國家和民族,也不可能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夢”,但不同夢想、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相同之處還是不少的。

  同一歷史時期適用於所有國家的萬能經濟發展模式是不存在的。一些國家的悲慘經歷表明,不考慮具體的歷史背景、社會現狀、民族和宗教傳統及其他因素,一味推行民主發展的“統一標準”,會産生事與願違的結果。不同文化和文明對人類走向富裕和發展的共同貢獻,充分證明了在全世界範圍內尊重和理解宗教與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為了加強國際和平與安全,必須確保全人類的福祉普遍增長,實現更大的自由和進步,促進不同文化、文明和民族間的包容、尊重、對話與合作。

  (作者阿克曼薩義多夫係烏茲別克國家人權中心主任)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