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盛行的“觀光工廠”是怎樣的旅遊體驗?

2017年01月18日 08:21:4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觀光工廠”是近年開始在臺灣流行的旅遊項目,其結合“傳統再造”、“體驗經濟”、“藝文展演”等元素,再加上寓教于樂的活動,成為春節等節假日臺灣全家出遊的熱門選擇。“觀光工廠”是怎麼興起的,在臺灣有哪些“觀光工廠”值得一去?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探索一下。

  “觀光工廠”是怎麼興起的?

  臺灣“亞典密碼蛋糕館”。(圖片來自網路)

  “觀光工廠”是一種將傳統工廠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的新型工業旅遊方式,以工廠生産設施、生産流程、工人作業等工業生産風貌作為旅遊項目,配以相應的解説、導覽、DIY體驗等服務,讓遊客獲取觀光、休閒、科普、手工製作、購物等多元化體驗。“觀光工廠”使傳統工業企業展現出新的生機和活力,不僅提高經濟效益,擴大産品和品牌的影響力,還可以豐富旅遊産品、完善旅遊産業鏈條,是工業和旅遊業轉型發展的方向之一。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西方國家面臨經濟發展轉型的壓力,出現經濟結構重組的過程,逐漸形成以文化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模式,歐洲有些國家興起建設“觀光工廠”的浪潮,將廢棄的工廠重新改造,供旅客實地體驗參觀。

  日本“白色戀人”工坊。(圖片來自網路)

  “觀光工廠”的浪潮由歐洲興起,再到日本的“工廠見學”,將藝術性、實用性、教學性融合為一體,讓人們了解産品的製造過程,如日本的“白色戀人”,是石屋制菓長期暢銷的産品,白色的餅乾夾著白巧克力。“白色戀人公園”以“美味”、“懷念”、“甜蜜故事”為主題。建築風格以歐洲中世紀城堡為主,遊客在體驗工坊不僅可以看到白色戀人餅乾的製作過程,還可以感受到點心的歷史與文化。

  “觀光工廠”在臺灣

  同樣是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地區憑藉著代工模式和出口導向的政策,通過為先進地區的廠商代工建立了競爭優勢,工業經濟也實現了巨大的突破。但臺灣廠商長期依附在生産驅動的産業鏈中,對於終端消費者的需求所知甚少,以至於在工業浪潮過去之後,留下了一大批即將被淘汰掉的工廠。

  臺灣“襪子王觀光工廠”。(圖片來自網路)

  由於時代及産業機構的變遷,臺灣許多工廠力求突破營運瓶頸,效倣已在歐美、日本蔚然成風的“觀光工廠”和日本的“工廠見學”,轉型為保有生産製造又開放廠區觀光的“觀光工廠”。每一家“觀光工廠”都擁有獨特的觀光主題,不僅呈現美化後的廠區環境,也提供産品製程參觀、文物展示、體驗設施等服務,是集“知性”與“休閒”于一身的新興旅遊景點。

  臺灣經濟主管部門近日公佈,全臺灣共133家“觀光工廠”,2016年度遊客人次達2210萬人次,略高於2015年度的2200萬人次;2016年度廠商總營收46億元新台幣,高於2015年度的40億元新台幣。

  臺灣“巧克力共和國觀光工廠”。(圖片來自網路)

  另外,臺灣雲端社群觀測平臺“OpView社群口碑數據庫”亦于近日公佈一份分析報告,蒐集自2016年全年關於對“觀光工廠”在各大社群網站上評價留言,發現最受歡迎的是有吃又有玩的食品類“觀光工廠”,其中又以甜食糕點佔比最高,除了好吃之外,許多工廠舉辦DIY活動讓大小朋友皆可遊玩,頗受好評。

[責任編輯:張曉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