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2016這一年 駐臺記者看臺灣

2016年12月31日 09:10:1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2016年正悄然與我們告別,臺灣這一年發生了許許多多的大事,正如2016年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變”所呈現的,人為事故、自然災害、政治變動貫穿了2016年臺灣的時間軸。新華網邀請人民日報、新華社、中新社、海峽導報等媒體的駐臺記者,選取他們駐點採訪期間經歷的重要事件,以第一現場的視角,帶我們回顧這並不不平靜的2016。

   火燒車事件:為什麼又是大陸游客

  人民日報駐臺記者 王堯

  濃煙、烈焰、機場高速上燃燒的旅遊大巴……2016年臺灣記憶之“最慘痛”非火燒車事件莫屬。7月19日中午1點,當那輛起火的大巴出現在電視螢幕上時,駐臺記者的心懸了起來,微信群裏開始祈禱:千萬……不要……。然而,事實就是這麼殘酷,這輛無人生還的大巴,滿載的是來自大陸遼寧的遊客,有闔家出遊的幸福家庭,有新婚的情侶,還有花骨朵般的學齡兒童,24個鮮活的生命,在回家前的最後一刻,命喪火窟。

  為什麼又是大陸游客?事故剛發生時,新聞報道聚焦臺灣旅遊安全以及火燒車事件對臺灣旅遊業的影響。開放赴臺遊8年,11起與大陸游客有關的旅遊事故,83死100多人傷,事故原因一再刷新人們的想像力。當然,再有想像力的人,當時也沒想到,在事故遇難者家屬離臺之後,劇情一路反轉,事件最終被定性為司機蓄意謀殺,且因司機死亡以不起訴處理。

  那些天,駐臺記者頂著烈日往返於事故現場、殯儀館和市區,恪盡職守報道新聞,但基本沒有打擾悲痛中的家屬。7月26日,遇難者的頭七、公祭,大陸駐臺機構自發參加,大陸駐臺媒體也全員出席,並以駐臺記者聯誼會的名義致送花籃,鞠躬致意,希望逝者安息,也希望遠道而來的遇難者家屬,在這個留給他們痛苦記憶的小島,感受到自家人的溫暖。

  與自家人的溫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進黨政府的“冷血”。事故發生後,蔡英文“公事公辦”的措詞、毫無同胞之情的表態,連臺灣媒體也看不下去憤而發聲:“蔡當局竟然企圖想借大陸游客的不幸事件,逼迫大陸官方恢復兩岸官方溝通協商機制,這種只有政治算計,全無人道悲憫的態度,能不讓大陸民眾憤怒、臺灣人羞恥嗎?”

  火燒車事件後,有自省的臺灣人説,“無論最後的真相多麼難堪,我們都無法回避。”願逝者安息。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