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學者:臺灣不想收好的大陸學生“太沒出息了”

2016年08月03日 09:49: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灣“中研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接受訪問指,臺灣“害怕”好人才來臺,更怕招收好學生。面對高教面臨的多種困境,他強調少子化非臺灣獨有難題,而該檢討高教投資應重質不重量,臺灣大學一年經費只有150億元台幣,北京清華大學有137億人民幣(約新台幣660億),有3、4個教授有奪諾貝爾獎的呼聲,“臺大有嗎?”

  不想收好的陸生“這太沒出息了”

  臺灣“中研院院長”遴選風波之後,郭位首次接受臺灣媒體專訪。他直言,臺灣怕外來人搶資源,尤其大陸學生來臺幾乎不能讀公立大學(學士學位)。他反問,如果一個人可以讀北大、清華,來臺灣一定要讀不好的大學,“臺灣到底在怕什麼?”

  他表示,美國之所以強盛,就是吸納全世界最好的人才,香港8所大學收到的都是臺灣的好學生,只有臺灣不想收大陸好的學生,這“太沒出息了”。

  民粹籠罩臺灣“怕外人搶工作”

  郭位説,臺灣外籍教授非常少, 經費是一個原因,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心件”(軟體、硬體之外的心態)不夠國際化,讓臺灣高教愈來愈沒有競爭力。“心件比經費更重要”郭位認為,臺灣高教保守,只想找自己人,“如果總以為人家來是來搶工作,怎會讓人認為你重視人才?”

  談到少子化,郭位説他早在1999年質疑廣設大學的決策,並多次提出忠告,但當時整個臺灣一面倒地贊成。他説,民粹籠罩下的臺灣,事先規劃最少、非專業涉入最深、事後埋怨的最多,目前遇到的麻煩最大。

  郭位指出,臺灣的大學太多、人人都上大學是錯誤的,臺灣有月薪75000台幣的遊覽車司機找不到人做,是因為有大學學位後,就不會想去開遊覽車。

  臺灣高教的出路“要好的領導人”

  臺灣高教的出路在哪?他回答,“我們需要good leader(好的領導人)”,好的領導人必須要能就事論事,把自己的利益擺一邊,有遠見、真心誠意做事。

[責任編輯:盧佳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