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北故宮南院被雨水“打臉” 引發輿論及遊客質疑

2016年03月08日 18:06:21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耗資80億元新台幣、花費15年興建的臺北故宮南院開館剛一週,展區內就多處漏水,引發輿論及遊客的質疑。

  據臺灣《中國時報》4日報道,根據臺“中央氣象局”觀測,臺北故宮南院所在的嘉義縣48小時累計雨量50多毫米,但3日一早南院人員就發現一樓大廳通往廁所走道的玻璃帷幕和鋼梁縫隙間不停漏水,大門入口旋轉玻璃門處也因雨水弄得滿地濕濘。工作人員趕緊以水桶接水,同時不定時拖地清理。臺灣記者實地走訪進一步發現,地下一樓餐廳漏水更慘,雨水從玻璃縫滲到天花板,餐廳員工除了用塑膠桶接水外,還在玻璃窗貼上大型塑膠袋擋雨;路過的遊客只要不注意,馬上就會被落水淋到。

  不少遊客拍下漏水畫面,上傳到社交網站,馬上引來眾多網友批評和議論。民進黨“立委”鄭麗君還稱,臺北故宮為了趕“政治開幕”,讓馬英九卸任前剪綵而匆匆趕工,因縮減工序才造成漏水,“南院滲水現象會不會只是冰山一角?馬政府到底有沒有顧及觀展民眾的安全及故宮國寶受損的風險?”

  針對南院啟用7天就漏水,南院處長王士聖4日稱,外界反應過度,目前只有玻璃帷幕構造的虛量體漏水,放展品的實量體無漏水疑慮。他強調,最重要的典藏和展出空間沒有漏水狀況,外界不需多慮。負責興建的“營建署”南工處副處長林瑞德則以“謝謝老天爺下這場雨”來回應,稱正因為這場雨,讓他們知道哪些地方出問題並設法改善。

  臺北故宮博物館主院區位於臺北市,逐漸面臨展覽空間不足,同時當局希望借大型建設解決南北發展失衡問題,於是計劃興建分館,因而誕生了南院。然而這個博物館從尚未啟用到現在開幕一週,歷經不少波折。聯合新聞網4日回顧稱,馬英九2008年競選時允諾故宮南院在2012年開館,嘉義縣政府設置計時器倒數完工日期。結果故宮南院沒有如期完工,到了2015年1月時,計時器已經到了“-1000天”,網友戲稱是馬英九跳票千日紀念。2015年12月28日故宮南院開幕時,港星成龍捐贈了十二生肖獸首複製品,展示于中庭,結果12月30日閉館時一對男女潛入爬上座臺,對著獸首噴紅色油漆,並用噴漆寫下“文化統戰”四字。兩人當場被警方逮捕,民眾痛批他們丟盡臺灣人的臉。此外,故宮南院500元新台幣一碗的牛肉麵以及車位嚴重不足等也引發爭議。

  《中國時報》4日稱,一場不算大的雨勢,就像照妖鏡般一下子將粗糙的工程品質暴露無遺。儘管南院聲稱仍在試營運階段,可借此改善缺失,“但以國家級重要公共建設及國際級博物館的高度來看,顯然就是推託之詞”。文章説,雖然南院打包票稱展示區和文物保存區不受影響,“但不少人心中都有疑問,這次不會,下次呢?畢竟南院裏珍藏的可都是國寶與珍貴文物,連些許差池都不能接受……別讓粗糙工程品質壞了故宮聲譽,也丟了臺灣人的顏面”。《聯合報》4日説,相關單位有義務將問題更坦誠説清楚,否則“政治開幕説”將永難撇清。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

[責任編輯:張曉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