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認字不難、好看才誘人 簡體字書在臺賣得紅火(圖)

2016年03月08日 20:05:4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認字不難、好看才誘人 簡體字書在臺賣得紅火(圖)

臺北天龍書局專門出售大陸圖書,以前每天銷售一兩百本,現在達七八百本。任成琦攝

    臺北誠品信義書店近日起以“閱讀不設限”為主題,正式設立簡體書區,並同步擴大藝術書區範圍,共計新增百家合作出版社、上萬冊藏書。如今在臺灣,不少學校開設了教簡體字的課程,旅遊業興起“簡體字風”,各類圖書館對簡體字書的需求也有增無減。隨著簡體字書賣的越來越火,相應專賣店也陸續登臺,粗略統計已有數十間,較大的如天龍書局、若水堂、上海書店,名氣越來越響。隨著社會的發展,臺灣一些網店也開始賣簡體字書。

  業績出乎意料地好

  本報記者在誠品信義店看到,書籍的芬芳不因字形、字體有任何差別,午後不少喜歡閱讀的人靜靜窩在簡體書區,與書本進行著精神對語。不止臺北,簡體字書店在南臺灣同樣受歡迎。若水堂高雄門市部佔地超過200平方米,目前是高屏、臺東地區獨家專賣簡體字書的門店。

  臺灣聯經出版公司成立“上海書局”展售簡體字書試水,業績出乎意料地好。老字號天龍書局也施展拳腳,連開3家“臺閩書城”供應大陸圖書。自2003年臺灣解禁大陸簡體書入臺以來,簡體字圖書銷往臺灣的數量不斷增長。從嚴禁到開放,始終是市場先行。到底市場有多大,業界粗估從數億元新台幣到十幾億元不等。唯一確定的,是市場潛力不小。

  天龍書局老闆沈榮裕接受採訪時説,目前總共營業的範圍近500平方米,從之前一天銷售一兩百本到現在一天可以售出七八百本,業績一直在成長,給臺灣書店市場帶來不小震撼。簡體字書籍在臺灣的售價,大多是跟著匯率走,即人民幣定價乘以5計算,相比臺灣本土新書的定價,價格不貴。

  大陸出版業的優勢

  若水堂高雄店店長吳培君表示,一開始引進的簡體書籍多為學術類,顧客多以大學教授、研究生等為主,近幾年經營越來越多元化。喜歡閱讀的書友並不理會“政治歧見”,只單純保持“愛看書”的心態到府。

  據統計,美術類、理工類、百科工具類簡體字書最受臺灣讀者歡迎,藝術專業學生青睞大陸美術類書籍;邏輯、經濟、哲學、建築和理工類的大學生歡迎相關專業的大陸簡體書;購買工具百科類簡體書則是大學生和中老年知識分子共同的需要。

  對簡體字圖書需求的日益增長與近年兩岸交流深入、臺灣讀者對大陸好奇有關,也與大陸出版社提高了圖書品質、水準有關。

  在吳培君看來,簡體書籍中的外國文學譯本、藝術、設計類、中醫藥等書籍,比臺灣繁體書籍更多、更廣。因為中國大陸市場龐大,在翻譯人才普及與涉獵面上,比臺灣的出版社更具有優勢,因此相關簡體字書籍比臺灣的繁體書籍更豐富。

  從禁書到“不設限”

  鋻於大陸新書出版速度相當快,上海書店為了反映大陸市場,還特別設置了新書排行榜,讓顧客知道最新的圖書資訊。用店長唐先凱的話説,書店不單單是要提供給讀者簡體字書,還希望利用這個機會,呈現大陸出版品的多樣性。

  誠品書店公關劉偉恩表示,簡體書區裏陳列著包括人文社科、藝術及文學等各類簡體字圖書,希望能為讀者提供一個“不設限”的閱讀視野。誠品信義店簡體書區裏,來自松山高中的蔣昊,正抱著一本大陸出版的歷史書籍津津有味地閱讀。他説:“我們還沒有去過大陸,正好可以通過這些簡體書來了解大陸。”

  吳培君説,簡體書店內有關近代中國史,特別是講到國共歷史的書籍、人物傳記更受歡迎。書架上許多大陸作者針對國民黨或是蔣介石等一系列的研究、考證、稗官野史更是豐富多彩。這些書籍由於兩岸政治立場上的不同,在以前是禁書,不容易閱讀到。現在則可以公開閱讀、買賣,讓臺灣喜愛中國近代史的讀者,能夠更廣泛地閱讀不同作者的書寫立場與史實考證,這是一種進步。(本報記者 任成琦 吳亞明)

 

[責任編輯:楊健雄]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