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滬臺“小巷總管”親密互動 兩岸交流向社區延伸

2016年03月09日 10:03:2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12日一大早,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永豐居委迎來了幾位特殊的“客人”——來自臺北市立賢裏、永明裏和尊賢裏的三位里長,他們將在這裡擔任一天居委會主任。

  三位里長和居委會幹部們一道,來到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多倫路撿拾綠化帶裏的垃圾,為居住在這一社區的老歸僑薩錫玉老人過生日,參加社區舉辦的心理健康講座,和居民們一起製作工藝絲襪花……

  當天共有21位臺灣里長分別來到上海市虹口區的8個居委會,體驗“一日居委會主任”行程。

  潘同發里長告訴記者,臺灣的里長就相當於大陸的居委會主任,雖然叫法不同,但是工作內容和方式很相似。這次來上海,街道裏豐富多彩的活動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借此交流機會進一步提高自己為民服務的水準。

  這並不是兩岸“小巷總管”們第一次角色互換。

  早在2012年,上海黃浦區就曾組織部分街道和居委會幹部前往臺北信義區擔任“一日里長”。去年3月,來自臺北士林區、北投區的18位里長也曾來到虹口區的9個居民社區,擔任“一日居委會主任”。

  因為同樣承擔著社區管理的重任,上海的居委會主任們和臺北的里長們有著許多共同語言,也因此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時常會通過電話、郵件或微信等方式交流彼此的工作心得,逢年過節或家有喜事也會互致問候和祝福。

  兩岸“小巷總管”們的親密互動,折射著兩岸交流向社區延伸的新趨勢。

  近年來,伴隨兩岸關係趨於正常化,兩岸人員和經貿往來規模呈現持續擴大的態勢。國臺辦的統計顯示,2014年兩岸人員往來總量首度突破900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兩岸貿易額達到1983億美元,較上年實現小幅增長。

  作為大陸經濟文化重鎮,上海一直在兩岸交流交往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伴隨城際交流、民間交流持續活躍,兩座城市普通民眾加深溝通的意願迅速升溫。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日居委會主任”和“一日里長”,為社區居民打開了一扇了解彼此的“特殊窗口”。

  在種下代表兩岸基層社區友誼的樹苗之後,虹口區歐陽街道蔣家橋居委會和臺北市士林區天和裏12日締結為友好社區。雙方在共同宣言中表示,歡迎兩地的居民和里民以組團或自由行的方式互訪,增進互相了解。

  “兩岸民眾都有‘建設美麗家園’的美好願望,社區交流也更容易找到話題,引起共鳴。”上海四川北路街道永豐居委會主任金月敏説,兩岸交流向社區延伸,有助於消除兩岸民眾之間的情感隔膜,真正實現“兩岸一家親”。

  事實上,近年來兩岸在社區層面的交流正日益活躍。2014年國臺辦主任張志軍首次訪台時,就曾深入當地社區,與村里長和普通民眾互動。正如他所言,兩岸經貿交流手牽手,文化交流心連心,社區交流根連根。(記者潘清 張夢潔)

[責任編輯:李寧]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