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加重豪宅交易徵稅力度 防堵稅收漏洞

2016年03月09日 13:20:5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1月24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高房價引發民怨,昨日,島內“財政部”公佈2013年度個人出售房屋財産交易所得標準,其中,臺北市改採高級住宅及一般房屋分級課稅,雙北市售價逾8千萬(新台幣,下同)、其他縣市逾5千萬元豪宅者,若未舉證買進成本,均按房屋實際收入的15%認列為售屋所得,併入綜所稅申報。

  “財政部”強調,新措施不僅適用於自用住宅,包括商用不動産,如百貨公司、營業用店面等所有房屋,均一體適用,預估稅收將較現行課稅方式成長,但增加的稅收仍難預估。

  媒體指出,個人售屋財産交易所得標準,是指賣房地産卻拿不出成本證明,必須採用財政部訂定的售屋所得標準,是依據房屋評定現值的百分率估算,屬於推計所得課稅。近年來臺灣房價持續高漲,“財政部”已逐年進行調升。

  “財政部”取消臺北市分區課稅機制後,未來臺北市轄內12個行政區,適用同一課稅標準,凡是無法舉證房屋成本的賣房民眾,可按房屋評定現值的42%認列所得,但符合高級住宅定義的豪宅,則須適用48%,以發揮抑制炒作之效。

  另“財政部”新增豪宅成交金額的一定比例,計算售屋所得。臺北市或新北市房地總成交金額在8千萬元以上,其他縣市成交金額在5千萬元以上的交易案件,即使售屋者不提出房屋取得成本,稅務部門也能按實際售價,依房屋實際收入的15%計算出售房屋的所得額。

  以臺北市售價1億元的豪宅為例,若納稅人提不出買房成本,稅務部門將按照房地比例(一般是房3地7),認列房屋收入為3千萬元,再依房屋收入15%,即450萬元作為出售房屋的所得額,再並計個人其他所得項目,按5%至40%稅率繳交綜所稅。

  “財政部”表示,近來各地區稅務部門加強查核豪宅的財産交易所得,但因未查得成本費用,原本只能按房屋評定現值的一定比例核定所得額,常有課稅偏低的情況,因此決定新增這項課稅措施,以防堵課稅漏洞。(台灣網 李帥)

[責任編輯:朱煉]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