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淡水河泥塑化劑DEHP含量5年飆4倍 魚類受污染

2016年03月10日 14:57:1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河川底泥塑化劑含量飆高,其中以淡水河本流最嚴重。圖片來源:臺灣媒體

  台灣網6月11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長期濫用塑膠,使環境中塑化劑污染嚴重。臺當局環保部門去年委託臺灣成功大學研究基金會,針對島內11條河川進行毒化物分析,發現淡水河本流、大漢溪和新店溪底泥中塑化劑DEHP含量,比5年前飆高4倍。專家呼籲,應儘快提高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勿再把民生污水排入河川,民眾也應避免食用淡水魚的魚皮和脂肪。

  據報道,該研究發現,在臺當局衛生部門規定食品使用起雲劑不得含有的6種塑化劑中,以DEHP污染最嚴重,島內河川底泥採樣平均濃度每公斤有3.5毫克,又以淡水河本流平均濃度每公斤13.1毫克最高;淡水河本流、大漢溪和新店溪,底泥中DEHP含量高於2005年調查結果約4倍。 

  研究並採集河川中的魚體分析,以花蓮秀姑巒溪的魚體DEHP含量最高,濃度達每公斤0.58毫克。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傑梁説,問題在污水下水道接管率低,廢水直接排到河裏。他説:“臺灣河裏什麼毒都驗得出來,只是沒有驗而已,當局輕忽早該完成的污水道工程,包括塑化劑在內的環境荷爾蒙會進入食物鏈累積,建議民眾少吃淡水魚的魚頭、肚子、內臟等脂肪部位。”

  環保團體人士謝和霖説:“全民都用太多塑膠製品,應從源頭減量,減少塑化劑污染。”民眾孫先生説:“感覺全臺都是塑化劑,太可怕了。”

  臺當局環保部門官員沈一夫指出,島內河川DEHP來自家戶垃圾和民生污水,相關機構會持續推動污水道工程。(台灣網 馮江)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馮江]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