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八八”災區農特産品展銷會上的希望和信心

2016年03月11日 12:25:1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記者吳濟海 李凱)“八八”災區週年農特産品展銷7日在高雄市文化中心廣場舉行。各種水果、手工藝品和少數民族歌舞表演,吸引了眾多民眾,也讓人們看到了“八八”災區民眾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心。

  高雄縣甲仙鄉是在去年“八八風災”中受災最嚴重的鄉鎮之一,大量農産品被毀,農民損失慘重。但經過一年努力重建,甲仙鄉愛鄉協會為人們帶來了當地農民種植的一種新稻米——呷秈米。

  甲仙鄉愛鄉協會的志工曾瑞雲告訴記者,“八八風災”發生後,協會在臺有關部門重建項目的支援下,從農民手中租田並請水稻科技人員到甲仙鄉教授農民種植和培育有機稻米,最終在今年7月份收穫了2000多公斤呷秈米。

  “這樣做一是可以為受災農民創造就業機會和增收,協會租他們的田,請他們種植,給他們租金和報酬。”曾瑞雲説,“二是傳授當地農民發展有機農業的技術,因為有機農業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她説,2000多公斤米之前已銷售近三分之二。“這次來參加展銷會希望能將完全不用農藥的呷秈米推介出去,我們會把所有銷售收入用來在甲仙繼續推廣種植技術,讓有機農業持續為當地農民服務”。

  在高雄縣旗山鎮農會果樹産銷班15班的展位前,眾多民眾正在詢問和購買香蕉。15班班長蘇昆宏告訴記者,這是他們在“八八風災”後收穫的第一批香蕉。

  蘇昆宏介紹説,目前旗山鎮的重建整體進展比較順利,他們産銷班今年的香蕉産量大約是災前的20%,雖然産量少了很多,但他已經很滿足。他微笑著説:“比起那些在災害中逝去的人們,我們已經很幸運了,我相信以後産量會慢慢恢復,我有信心。”

  當天的展銷會上,受災縣市的少數民族還帶來了歌舞表演,贏得了到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屏東縣霧臺小學的孩子們表演的“森巴雷鼓”更是引來不少觀眾跟他們一起互動。

  這群孩子都來自屏東縣霧臺鄉的“八八風災”受災戶,最小的才6歲。“森巴雷鼓”領隊老師巴銘暉説,霧臺鄉在“八八風災”中損失很大,對外道路和橋梁全部被毀,幸運的是霧臺小學沒受大的影響,孩子們照常上學。

  “表面上看,風災沒對孩子們産生什麼影響,因為重建是父母的事,他們不用關心,但有時候他們會不開心。”巴銘暉説,“不開心的時候他們就會來找我,讓我帶他們一起敲鼓。”

  經過一年重建,目前霧臺鄉對外道路基本修通,受災戶這幾天也在陸續搬入剛剛建好的位於屏東縣長治鄉的永久屋基地。

  今年9歲的王昱説,她家住在霧臺鄉佳暮村,但這幾天爸爸媽媽正在搬家,要搬往長治鄉的永久屋“新家”。永久屋的房子很新,但她還是喜歡佳暮村的屋子,“因為那是我的家”。

  巴銘暉説,孩子們熟悉和適應新的環境需要時間,這次帶孩子們來高雄參加展銷會表演,也是希望表演能給他們帶來快樂,給他們的心靈帶來陽光,忘記那些暫時的不快。

  “八八”災區週年農特産品展銷由臺行政機構主辦,共設100個攤位,其中66個攤位為少數民族提供,展期2天。 (記者吳濟海 李凱)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田雲鵬]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