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臺灣農民大陸種蓮霧:像藝術家一樣幸福

  時間:2010-08-06 10:58    來源:福建日報     
 
 

圖為何文淵夫婦倆席地而坐,探討蓮霧的色澤和品質。圖片來源:福建日報

  “農民其實像藝術家一樣,甚至更幸福,可以看著自己栽種的‘作品’慢慢成形,一邊欣賞,一邊還可以品嘗。”7月27日,在龍海市白水鎮栽種臺灣蓮霧達十年之久的臺灣農民何文淵對記者如是説。

  今年54歲的何文淵是臺灣省嘉義縣人,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一直在臺灣經營海産品生意,常常忙到淩晨三四點。有意改行的何文淵聽説不少朋友到大陸發展得不錯,便想到福建試試。

  幾經考察,何文淵最終選擇了龍海市白水鎮山美村。栽種蓮霧,何文淵除了身心上的全部付出,更有資金上的不吝投入。“看著一棵棵蓮霧樹開花結果,像孩子一樣成長,是一種享受!”何文淵也確實把這些蓮霧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照料,每次施肥都會用上最好的肥料。“國內的肥料數山東的最好,國外我主要還是從加拿大和以色列進口。”何文淵侃侃而談。

  儘管如此用心,何文淵的創業之路並非一帆風順。2001年開始栽種,到了2006年收成,當年卻是顆粒無收,2007年只是小收成。但何文淵不去理會別人的話語,而是更加努力去深挖失敗根源,不斷進行技術改良,日夜耕耘著果園。

  憑著一股韌勁,何文淵的臺灣蓮霧終於在2009年獲得好收成,正常季節的蓮霧每公斤能批發到15元左右,反季節更是能賣到30元的好價錢。借助大陸的農産品展銷會,何文淵的蓮霧成了搶手貨,2009年年産值達到了400多萬元。

  在大陸呆久了,何文淵跟街坊鄰居都成了朋友,傍晚一有空閒,何文淵總會買上一些鹵料和啤酒,邀上鄰居過來喝上幾杯。“這邊的農曆七月與臺灣那邊一樣,有普度祭拜的風俗習慣,我也會煮上三兩桌,叫上一些朋友過來聚一聚。”何文淵説。

  何文淵對自己在白水鎮的創業無怨無悔。“做什麼要像什麼,只要用心經營,沒有什麼不成功的!”一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創業的真諦。(記者 林輝 通訊員黃國軒 趙瓊 文/圖)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兩岸海運直航臺州至基隆航線旅客量穩定增長       兩岸進出口商檢領域首次實驗室比對在廈門完成      
臺茶農將生態技術帶到漳平 永福茶樹喝“豆漿”       海滄臺企與廈大共建社會實踐基地 為就業打基礎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