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拼經濟需要長遠計劃 應景急救措施反會失民心

2008年09月01日 08:40:00  來源:
字號:    

  國民黨執政已100天,民意調查支援度有起有落。剛上任時滿載著眾人的期待和祝福,支援度高達六成多,然後快速下滑,7月份民意支援只有百分之三十幾,最近又緩步攀升到四成多。《人民日報海外版》今天刊文指出,數字是呆板的,未能道出個中的實際情況來,民調的高低也只顯示民意的大致走向,100天執政就論起功過來也近於苛責。但是細心研討一下,不難看出馬劉執政的主要問題是什麼,其實還是那句老話:笨蛋,是經濟!

  馬當局的兩岸經貿政策、堅持廉能施政、節能減碳等方面都獲得民間不少掌聲。然而在經濟方面,一系列的新政策陸續拋出後,雖然離收割的季節還早,看著當前的臺灣經濟狀況,不免令人憂心忡忡,今年下半年的經濟會略為好轉嗎?

  臺灣“行政院主計處”下修今年第二季經濟成長率,由原來估計的4.57%降到4.32%,全年經濟成長率從4.78%下修為4.3%.“主計處”預測明年的經濟成長率可以升到5.08%。近0.5%的全年成長率下修不是小數目,明年的事還早,現階段就做大膽估計,到時候又忙著修正,殊無意義。

  最需要注意的是臺經濟部門公佈的7月份外銷訂單,只增加了5.25%,暑期是接出口訂單的旺季,往年都有二至三成的增長,才5%出頭的增幅,勢必嚴重影響下半年臺灣的經濟成長。

  臺灣的主要貿易對象,美國、歐盟、日本和大陸,除了大陸的經濟成長只略顯和緩之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將美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從2.2%降為1.2%,明年再調降到0.8%,美國還陷在次級房貸風暴的泥淖中不克自拔。日本第二季的經濟出現了2.4%的負成長,歐元區當季的經濟成長萎縮了2%。環顧這一片瘡痍,實在沒有理由相信臺灣今後4個月,經濟會一枝獨秀,開花結果,一切真的頗難樂觀。

  民進黨在8月30日舉辦“嗆馬遊行”,主要指責馬英九經濟政策跳票,因為馬在選前提出“六三三”口號,其中的“六”是要保證任內的經濟成長率到達6%。100天之內就跳升到6%是強人所難,馬當局後來解釋,不是立刻就有6%的成長,4年之內平均經濟成長率保住6%,還是可以辦到的。所以説不算跳票,只是還沒兌現。當然第一年最困難,日後上了軌道,一旦呈現大幅成長的趨勢,追起來就快了。

  文章認為,實際情況2008年能保住4%的經濟成長,就算難能可貴,明年若一切好轉,坐四望五或有可能,但是要保住4年平均6%的承諾,最後兩年的成長率就必須得飆高到每年成長7.5%以上,那真的需要另外一個經濟奇跡降臨才辦得到。民進黨在此時控訴小馬哥的6%經濟成長跳票,雖然不盡公允,恐怕也確有所本。

  也有比較樂觀的看法,“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王儷容表示,7月份股市低迷、高通膨、消費不振所以景氣差,第三、四季是出口旺季,下半年會漸入佳境。

  “行政院因應景氣小組”開會,決定下猛藥,推出八大措施救經濟,包括有;獎勵投資一般傳統産業、工作所得補助方案、照顧弱勢補貼方案、擴大國際招商等等。文章指出,這個有“財經內閣”之稱的“行政院”,推出來的方案和政策多半是應景急救的措施,還延續過去扁政權的短線操作,一心只想提升民調數字,平息民怨,這樣就能提升經濟成長嗎?民調總是有起伏的,4年後才改選,暫時聲望低落又有什麼關係?

  拼經濟執政者要先有信心,貫徹長遠計劃才有終極的收穫。“行政院”最主要的長期經濟發展計劃是什麼?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失去民心之後問題就更大了。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