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均勝電子擬“切分式”接盤日本高田 將斥資15.88億美元

2017年06月27日 08:41:32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原標題:擬斥資15.88億美元 均勝電子“切分式”接盤日本高田

  6月26日,隨著日本高田公司申請破産保護,A股汽車零配件巨頭均勝電子“趁虛而入”,擬通過美國子公司KSS Holdings, Inc.(簡稱“KSS”)收購Takata Corporation(簡稱“高田”)硝酸銨氣體發生器業務(簡稱“PSAN 業務”)以外的資産,交易金額預計不高於15.88億美元。

  均勝電子董事長王劍峰昨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交易能夠順利實施,將有助於提升均勝電子在全球汽車供應鏈中的地位,公司將成為全球領先的汽車安全系統供應商,市場佔有率有望達到全球第二。”

  自2009年日本高田安全氣囊事故爆發後,持續不斷的召回及賠償已令高田入不敷出,不得不申請破産保護。此時,均勝電子向高田伸出“橄欖枝”是否適宜,引起市場廣泛關注。有投行人士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均勝電子此次收購的是高田破産後的資産,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避免相關的債務及訴訟風險。簡言之,召回事件責任及賠償問題均與收購方無關。”

  問題氣囊重創日本高田

  安全氣囊召回事件最終導致日本高田不堪重負,該公司6月26日上午宣佈,已向東京地方法院申請破産保護,並被受理。預計高田負債總額將超過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14億元)。業界預計,這將會成為目前日本製造業史上最大的一宗破産案。

  公開資料顯示,高田成立於1933年,總部位於日本東京並在當地證券市場上市,曾是全球領先的汽車安全系統製造商,其主要産品包括汽車安全帶、安全氣囊系統、方向盤和其他非汽車類安全和電子産品。高田與寶馬、賓士、大眾、福特、通用、豐田、本田和尼桑等車企都有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目前在全球20個國家擁有56個生産基地,全球員工約4.6萬名。

  事實上,高田問題氣囊召回事件已發酵許久。據了解,高田安全氣囊配方使用的是硝酸銨,在撞擊瞬間為安全氣囊充氣。但是,這種化學物質持續暴露在潮濕空氣中時,會發生變質,高溫下更存在爆炸隱患。有業內人士指出,高田此類安全氣囊于2000年開發,2005年出現品質問題,2009年釀出事故後開始宣告召回相關産品,但直到2015年才停止銷售問題氣囊産品。根據中國質檢總局統計,2015年我國汽車總共召回554.85萬輛,其中因高田氣囊召回的日係車就超過253萬輛。

  受高田申請破産保護消息影響,高田股票已連續多日遭遇重挫,高田相關産業鏈公司股票也均在低位徘徊。有分析人士指出,隨著破産保護實施,高田將退出具有84年曆史的汽車安全系統市場。高田破産可能會使日本的部分汽車廠家承受較大的財務負擔,尤其是將高田作為主要汽車安全系統供應商的公司。

  均勝電子擬“切分式”接盤

  不過,來自中國的“接盤俠”均勝電子的出現,或為高田及其全球客戶送去正能量。均勝電子26日早間公告稱,公司擬通過美國子公司KSS與高田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達成意向約定,在高田進入破産程式後,KSS擬在北美、日本、歐洲和其他地區按當地法律程式分別收購高田硝酸銨氣體發生器業務以外的主要資産。在潛在交易的交割日,高田的硝酸銨氣體發生器資産將會留在破産流程中(原先的)債務人手中。

  公告顯示,本次交易對價預計不高於15.88億美元(預計包含不少於3.5億美元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資産)。KSS將通過包括但不限于股東增資、債權融資等多種形式解決。均勝電子在需要時會給予必要的支援。

  本次交易方式及切分式資産收購的設計是交易的亮點所在。有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通過對高田資産進行切分,一部分競爭力較強的資産將被KSS收購,另一部分涉及召回産品的資産將由高田進行清算。這樣的收購設計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避免相關的債務及訴訟風險。簡言之,召回事件責任及賠償問題均與收購方無關。”

  據均勝電子透露,收購具體事宜尚需KSS與高田另行簽訂正式協議,最終協議能否簽訂取決於公司後續盡職調查及談判,並需要與全球主要的14家整車廠商(簡稱“客戶集團”)以及高田破産管理委員會達成一致。接下來,KSS將與客戶集團簽署相關協議保證與高田安全氣囊召回事件的風險隔離和未來訂單的可持續性。

  2016年6月,均勝電子完成對美國KSS公司收購,公司由此進入汽車主動、被動安全領域,完善了公司在汽車安全的全球化佈局。KSS在2016年獲得近50億美元的新增訂單,並開拓了一系列重要項目和客戶,對KSS未來産能的擴張帶來了新的挑戰。高田退出全球汽車安全市場則為KSS全球擴張帶來機遇。

  在均勝電子看來,通過收購高田PSAN業務以外的主要資産,KSS能夠實現産能的有效擴充、新市場的開拓和技術的增強,確保與高田PSAN業務風險的有效隔離,增強全球客戶集團信心並保證其供應鏈的穩定,實現與客戶、股東和員工的多方面共贏。

  昨日,均勝電子董事長王劍峰表示,此次並購若能成行,將有助於提升均勝電子在全球汽車供應鏈中的地位。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