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農業

山東供銷社搭建土地託管平臺 讓農民打工不誤種莊稼

2016年06月07日 10:49: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以往,每年6月是最忙的時候,割麥、晾曬、交售,一連串的農活讓人忙得喘不過氣來。現在,俺把土地託管給了供銷合作社,這些農活都由供銷合作社完成,土地上的收益一分不少,俺還能安心在城裏打工。”6月1日,記者在山東莒南縣洙邊鎮碰上了35歲的村民劉東,他趁著倒休的機會,離開在臨沂打工的公司回村看望父母,“供銷合作社的土地託管服務,讓俺徹底解決了後顧之憂。”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面對當前農村種地主體以老人、婦女為主的現實,山東臨沂、棗莊等市的供銷合作社結合農民需求,主動開展土地託管服務,機械翻耕、飛防作業、資訊服務、信用互助……土地託管實現了規模化經營與服務。

  山東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主任侯成君認為,土地託管在不改變農民土地的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收益權的前提下,既能保證土地收益歸農民所有,又讓農民放心進城務工,實現了打工種地“同增收、兩不誤”。

  滕州市供銷合作社貴通專業合作社託管土地5000畝,使用“2204”大型拖拉機“深松旋耕”整理土地,工作效率提高了十幾倍,僅柴油費,每畝就節省了一半以上。他們還請來省供銷社農業服務公司實施“飛防作業”,農藥使用量降低20%,有效防治率達到96%。大塢鎮為農服務中心購置了糧食烘乾設備,可收割“蠟黃麥”,實現了“九分熟、十分收”。

  在棗莊市店子鎮,龍虎村村民劉緒水一邊忙著手裏的農活,一邊跟記者嘮起了家常:“以前,棗子收穫了,卻常賣不出去,幹著急。現在,供銷合作社對棗園進行了託管,投資300萬元建成紅棗加工車間,幫咱把産品賣到超市,棗子的銷路不再愁。”在莒南縣王祥社區,供銷合作社圍繞當地花生、紅薯、大櫻桃等優勢産業,開展“村社共建”,託管花生小麥3000畝,共同建設了農産品批發交易市場,不但能夠助農增收,每年還為村集體增加收入十幾萬元,實現了村集體、供銷合作社、村民三方共贏。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