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新北市出土5000年硅化木 見證臺北盆地滄海桑田

2013年02月07日 07:5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硅化木示意圖,“硅化木”指的就是樹木化石(圖片來自網路)

  台灣網2月7日消息 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道,日前,臺灣新北三重市的一項建築工程在開挖地基時,意外發現一棵高12米、寬5米的硅化木(樹木化石)。臺灣大學地質係教授劉聰桂分析,此化石應已有5000年的歷史,樹榦與根部型態保存優美,見證了臺北盆地從“臺北湖”到“臺北古森林”的滄海桑田。

  劉聰桂指出,距今約1萬年前,海水自關渡峽口進入臺北盆地,逐漸淹沒形成“臺北鹹水湖”,持續至距今約6000年前,大漢溪、新店溪及基隆河,攜帶大量的泥、沙與礫石淤積,“臺北湖”逐漸陸化成為河道、沼澤與森林交錯密布的“臺北古森林”。

  然而,少數森林遭泥沙掩埋,成為零星散佈的“化石森林”(即埋沒林),沉睡在地表下,透過工程開挖出土的可説非常少。劉聰桂表示,此樹已埋在地下,表層稍微炭化,樹榦與根部型態優美,非常難得,它見證了臺北盆地的滄海桑田。(台灣網 何建峰)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