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新出土兵馬俑下月赴臺 28組一級文物首度亮相

2006年11月10日 07:01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1月10日消息 據臺媒報道,曾于2000年在臺灣創下165萬參觀人次的兵馬俑將於12月再度赴臺,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將引進陜西省考古隊在第二號坑和陪葬坑發現的綠面跪射俑等共28組一級文物,及新出土尚未發表過的春秋戰國青銅器等116組文物,從12月1日起一連展出4個月,勢必在島內引爆新一輪秦俑熱。

  據報道,繼2000年兵馬俑在島內創下臺北、臺中兩地展出165萬人的參觀人潮後,此次由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自然科學博物館”和陜西省文物局共同合作的展覽,特別引進了二號坑新出土的一級文物,包括彩繪兵馬俑、秦代文官俑、百戲俑等,展出保險總值高達美金7047萬。

  值得一提的是,秦代的兵馬俑除了黑色,還有彩繪和綠面的,即將在臺灣展出的兵馬俑就包含這兩類;其中的“綠面跪射俑”即使在西安的秦俑博物館也看不到。綠面跪射俑是考古隊于1999年9月10日在二號俑坑發現的,這個兵馬俑除髮鬚、瞳仁是黑色外,臉上涂有綠色彩繪,顏色和其他已出土的肉紅色和粉白色臉孔不同。

  擔任此次策展人的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主任何傳坤指出,2000年他在送回來臺灣展出文物時,在西安秦俑修復室中發現這些文物精品正在進行研究和保存彩繪,那時就很希望能將這批文物帶回臺灣展出;經過4年多的溝通,終於在今年5月拍板確定可來臺展出。

  這批文物中除綠面跪射俑外,還有彩繪跪射俑、青銅仙鶴、石鎧甲等;除了展覽現場模擬一、二號坑的設計,為了保護綠面跪射俑,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也特別訂制特殊溫、濕度控制的展示櫃,以免文物顏色被破壞。
 
  何傳坤並透露,為了這次來臺展出,運送的工作也是煞費苦心,如這次展出中有兩匹馬特別大,只能用火車送到上海後,再由東方航空的貨機運到香港,再轉“華航”飛機來臺。

  何傳坤説,這些文物都是世界文化的遺産,通過展出可以讓臺灣民眾了解2000多年前秦代生活文物的面貌。(趙靜)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