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東舊香蘭遺址首次出土1400年前小石棺群

2007年05月15日 06:1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5月15日消息 據臺媒報道,臺東太麻裏舊香蘭遺址考古昨天又有重大發現,考古隊在遺址週邊發現5具小型石棺,時間大約在1400多年前,挖開石棺內的泥土,覆蓋在底下的則是一具具小孩的骨頭,專家分析這幾具石棺應該出自同一個家族。

  據報道,臺東太麻裏海邊舊香蘭遺址文化豐富,且是一個頗具規模的聚落,出土的石棺僅次於卑南遺址,目前已挖掘14具大人石棺,兩具分散小石棺,昨天再度發現5具群聚的小石棺,這也是考古首次出現小石棺群。
 
  這5具小石棺大小不一,長度大約分別是40公分、50公分、85公分、90公分、100公分。挖掘的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員李坤修表示,最小的石棺應該是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其他的則是2至5歲,100公分長那具小石棺也有可能是成年婦女。

  李坤修表示,5具小石棺中長85公分那具最完整,也最特殊,有完整的9片石板當做棺蓋覆蓋,頭腳兩片石板都有圓孔,棺底則鋪上紅色的物質,並且和大人一樣有陶甕陪葬。其餘4具小石棺則沒有陶甕,棺蓋板也只有三、五塊;而且,這個85公分長的小石棺還留有尚未風化的少許頭蓋骨以及一顆臼齒,分析應該是兩三歲的孩童,且從它隆重的葬禮分析,這個小孩在部落中應該受到相當重視。

  李坤修表示,舊香蘭遺址總計發掘出21個石板棺,也再次證明有聚落的存在和集中埋葬的墓葬區。

  據介紹,舊香蘭遺址位於臺東縣太麻裏鄉舊香蘭海邊、南太麻裏溪出海口南岸,面積約20公頃,埋藏地底8米,距離海邊不到50米,一旦大潮就淹沒在海水裏。遺址出土後,李坤修負責搶救挖掘,他發現這處遺址的豐富文化內涵不亞於“卑南遺址”,屬於多個文化層,距今1400年至2200年。(趙靜)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