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走訪都江堰彭州過渡安置點:以人為本堅強奮進(圖)

2009年05月07日 02:07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作為都江堰市首家災民活動板房安置小區,灌口鎮“幸福家園”安置了來自都江堰市灌口鎮和幸福鎮兩個老城區的6710名災民。(台灣網 田雲鵬 攝)


  台灣網5月7日四川消息 離“5.12”大地震發生將屆一週年,四川災區民眾的生活和生産在逐漸恢復正軌,在都江堰市和彭州市的四個鄉鎮災民安置點,記者不僅看到了按部就班歸於平凡的普通生活,也看到災區民眾在傳統生産方式遭到破壞後,尊重實際情況,以人文本,運用科學發展觀所摸索出的新的發展之路。

  “幸福家園”:平靜生活一如既往

  作為都江堰市首家災民活動板房安置小區,灌口鎮“幸福家園”安置了來自都江堰市灌口鎮和幸福鎮兩個老城區的6710名災民。在整齊排列的活動板房裏,廚衛設施一應俱全;在乾淨寬敞的道路兩旁,三三兩兩的居民聚在門外一邊曬著太陽,一邊擺著“龍門陣”談天説地;小區的廣場兼運動場上,老人們在開展著豐富的文體活動——平凡生活在這裡繼續著。

  據幸福家園安置點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曾岷介紹,幸福家園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圍繞著安全、溫馨、平穩過渡,利於災民儘快走出“5.12”大地震的陰影和利於災後重建的原則進行。同時,根據災民生活居住的實際需要,按照以人為本、方便群眾的原則,中共都江堰市委、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如公安、消防、司法、衛生防疫、勞動保障等部門進駐小區開展服務工作。設立了警務室、醫療點、就業資訊、法律服務、圖書室、心理輔導站等機構,並建立了超市、平價食堂、通訊服務店、公共浴室等設施,為入住居民提供零距離、免費或微利服務,幫助災民進行災後重建和生産自救。

  入住“幸福家園”的居民,在地震中或房屋倒塌並有親人傷亡,或是房屋經鑒定為危房不能居住。為了使居民們從失去親人、失去財産的悲痛中走出來,投入新的生活,小區不但設立了心理輔導站,組織專家到府開展心理輔導,而且適時開展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使居民們重新樹立生活的信心。

  生活在“幸福家園”中繼續,很多居民重拾了對生活的信心,以往的興趣愛好也絲毫沒有丟下。甯佑良,“幸福家園”中的一位普通居民,一位酷愛養鳥的老爺子。在他家門前,挂著大大小小九個鳥籠,飼養者十幾隻各樣品種的鳥雀。但這都是他在入住“幸福家園”後重新飼養的寵物。地震發生時,老人一下子失去了飼養多年的60多只鳥,但愛鳥如命的老爺子並沒有就此失去對生活的熱情,愛鳥的勁頭絲毫未減。談起他新飼養的這些小寶貝,如數家珍。

  在“幸福家園”,生命在茁壯成長。地震發生後一個月出生的小寶寶在母親的懷抱中曬著太陽,這裡安全、溫馨的環境,如同灑在他身上的陽光,無形中卻充滿能量。在廣場上,合唱隊的大媽大爺們正在練習《祖國,你好》:“甜蜜蜜的好日子歡歡笑笑,喜洋洋的好年景熱熱鬧鬧”。他們準備在地震週年時作為獻禮曲目,在小區的聯歡會上演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