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首  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週年動態 | 兩岸情深 | 患難真情 | 血濃于水 | 愛心匯集 | 經濟重
人文重建 | 重訪災區 | 新家園新生活 | 志願者行動 | 自力更生 | 對口支援 | 圖片報道 | 各地援助 | 感人事跡 | 評論分析
  首頁-專題-時政-汶川地震週年紀念-本網記者重訪地震災區-兩岸媒體災後採訪
 
 
探訪台國際佛光會援建彰明中學:感恩心情牽兩岸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日期: 2009-05-06 09:56

 
 

 

  四川江油市的彰明中學在“五一二”地震中損毀嚴重。臺灣國際佛光會捐資一千三百萬元人民幣援建教學樓及學生食堂。九月一日學生們就可以在新教學樓上課了。在“五一二”將滿一年之際,學校將本週定為感恩周,學生們製作紙鶴、感恩卡,寫感謝信,表達對佛光會及所有幫助他們的人表達感恩之情。圖為學生製作的紙鶴懸挂在校園內。 中新社發 路梅 攝

  

  中新社江油五月五日電 題:感恩的心 情牽兩岸

  ——探訪台灣國際佛光會援建的四川彰明中學

  中新社記者 路梅

  走進位於四川省江油市的彰明中學,記者看到正對大門的新教學樓正在抓緊施工,大樓的主體結構已基本完成。校園裏的小樹上,挂滿了學生們製作的五顏六色的紙鶴、百合以及心形的卡片,上面寫滿了感恩的話,也寄託著孩子們對未來的憧憬。

  據介紹,“五一二”大地震對有著八十年曆史的彰明中學造成了嚴重的損毀,除了一幢教學樓加固後能繼續使用之外,其餘校舍和教學設備全部毀壞,教學用房和師生財産損失達三千多萬元。

  地震發生時,高二二班的蘇莎和同學們在老師的掩護下安全地撤離了教學樓,該校二千多名師生無一傷亡。但在他們撤出後不久,教學樓就垮塌了。蘇莎説,看著毀掉的學校,她心裏又害怕又迷茫,不知道以後該怎麼辦。

  地震發生後不久,臺灣國際佛光會的法師們就冒著余震來到了四川,走訪了幾家學校,五月二十七日,他們來到彰明中學了解受災情況,並最終決定對該校進行援建。

  佛光會計劃捐款一千三百萬元人民幣,捐建教學樓和學生食堂。星雲大師在去年七月二十三日親自前來參加了教學樓奠基儀式;同時設立五十萬元獎學金,取名“勤讀”,用於資助考上大學的、成績優秀但家庭貧困的學生。今年高考後開始發放。

  學校校長劉建雄説,除了資金和物質上的援助,佛光會的法師們還帶來了教師和書籍,對彰明中學的師生進行心理輔導,並在去年七月組織了九十名臺灣學生來到彰明中學和同學們聯誼。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學生們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重拾了學習的信心。

  一提起新教學樓,蘇莎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她説,當老師告訴他們有人捐建新教學樓的時候,大家都非常高興,一定會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環境,更好地學習,將來回報社會。

  “五一二”大地震就要滿一週年了,彰明中學把本週定為感恩周,學生們製作感恩卡、紙鶴,寫感謝信,要在五月十二日之前寄到佛光會總部,表達感謝之情。

  據介紹,除了佛光會的援建,政府也將投資二千多萬元,修建學生公寓、道路、教師住宿等設施,今年年底所有重建工程完成後,學校面積將擴大九畝,擁有標準的四百米跑道運動場。

  正在備戰高考的蘇莎決心努力學習爭取“勤學”獎學金。她説:“地震對我們來説是一種鍛鍊,是人生中很寶貴的財富,這是一種動力,更激勵我們好好學習,努力向上,更好地回報社會。如果有機會去臺灣,我也要更好地增進海峽兩岸同學的友誼。”(完)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