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首  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週年動態 | 兩岸情深 | 患難真情 | 血濃于水 | 愛心匯集 | 經濟重
人文重建 | 重訪災區 | 新家園新生活 | 志願者行動 | 自力更生 | 對口支援 | 圖片報道 | 各地援助 | 感人事跡 | 評論分析
  首頁-專題-時政-汶川地震週年紀念-本網記者重訪地震災區-全國網路媒體抗震週年災區行
 
 
記“抗震救災英雄少年”都江堰聚源中學學生楊琳
 
  來源: 新華網      日期: 2009-05-06 10:12

 
 

  新華網成都5月6日電 題:用努力回報社會 用剪紙寄託思念--記“抗震救災英雄少年”都江堰聚源中學學生楊琳

  新華社記者劉海

  可能是“512”地震一週年前夕接受媒體的採訪太多,當記者在聚源中學板房校區見到“抗震救災英雄少年”楊琳時,她還顯稚嫩的臉上透出絲絲倦意,但當她説起熱愛的剪紙藝術時,開始慢慢露出笑臉。

  “512”地震發生時,14歲的楊琳還是都江堰聚源中學初二的學生。瞬間,教學樓轟然倒塌,同學們來不及逃出,被埋在廢墟裏,而楊琳則恰好被埋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裏。利用這個空間,楊琳成功將兩名同學推到安全地帶,自己卻被余震中滾落的石頭砸中,動彈不得。也不知過了多久,當她醒來時,突然看見廢墟中透出一絲光亮,借著光亮,她小心翼翼地把磚石挪開,勇敢地爬了出去,隨即又昏倒在地上。

  救援官兵發現後,將她緊急送往醫院救治。醫生檢查發現,楊琳骨盆、下巴、顱骨、雙腳,多處被擠壓、砸傷,可是,楊琳在忍受著如此的劇痛時,並沒有驚恐和哭泣,而是用堅強感染著周圍每個人。5月底,楊琳被送往浙江省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為了讓受傷的雙腿功能儘快恢復,治療期間,楊琳堅持每天扶著墻壁走。看著楊琳臉上的汗珠一顆顆往下落,照顧她的阿姨都勸她“歇會兒吧”,而楊琳總是堅持説:“我還要再走一圈。”經過醫護人員的一個多月精心治療,楊琳7月中旬回到了四川。

  2008年9月,楊琳升入初三年級,學校在距離聚源中學原址並不太遠的一處板房學校裏開學。進入初三,學業更緊張了,但她所熱愛的剪紙藝術始終沒有放棄,她的剪紙作品還在去年學校的藝術節上獲得了三等獎。

  楊琳説:“我學習剪紙已經三年多了,沒有人教,都是自己從書上學的。動物、人物,我都喜歡剪。只要心情好,有時一天就能剪一個16開紙大小的飛龍。但現在課程緊張,有時一個月才能剪好一件作品,我希望用剪紙帶去我對遇難同學的思念,我也將更加努力回報社會。”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