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超9成上班族退而不休 每月6萬養老金才有安全感

2021年01月22日 16:20:1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超9成上班族打算退而不休 每月6萬養老金才有安全感

  因手機通訊軟體發達,員工下班後還要隨時待命,處理僱主傳來的代辦事項,常是壓力來源。(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台灣網9月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臺灣薪資成長不易,受薪階級愈來愈晚退休;1111人力銀行昨(4)日公佈“上班族扛老暨退休規劃”調查顯示,逾6成上班族是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要照顧的“三明治族”,平均壓力指數高達74分,受訪者認為,退休平均需要存1602萬(新台幣,下同)的養老準備金才能安心退休。

  每月6萬才有安全感

  1111人力銀行副總李大華表示,少子化以及傳統養兒防老觀念已經扭轉,年金改革也造成上班族對退休生活的不確定感,讓上班族壓力愈來愈大,加上民眾對老年生活品質的重視與期許,進而出現余千萬“養老安全價”的現象。

  若以平均退休年齡及平均余命差距22年來計算,受訪者期望退休後平均每月能有6萬元可運用金錢,才會有安全感。

  40世代養老金最沉重

  摩根投信日前公佈島內“退休快樂指數”調查也發現,全臺民眾的平均理想退休準備金約落在1450萬至1750萬元,但各年齡世代實際退休準備都不到400萬元,簡言之,理想與現實差距至少1000萬元以上,尤其對財務支出最沉重的40世代(40到49歲),退休資金缺口更高達1438.3萬元之多,為各世代之最。

  退休理想與現實差距大,只好拼命工作來換取金錢;根據主計總處資料顯示,臺灣受僱員工平均退休年齡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以2015年為例,平均退休年齡為58.1歲,年增0.3歲;然比對臺灣民眾平均余命80.2歲,還有22年的老年生活待規劃,因此,這次人力銀行調查資料同時顯示,有9成受訪上班族打算“退而不休”。

  李大華説,職場上已出現“職場老不休”族,期望退休後依然保有收入,以降低經濟上的不安全感,反映出中高齡長者的生活無奈與不安。

  逾9成打算退而不休

  “職場老不休”族繼續工作的考慮包括工作可維持身心健康、擔心生活沒重心及退休金不夠用等考慮。只是,退休尋找事業第2春並非易事,李大華建議,可提高配合度、降低姿態等,並搭配自己的興趣,事業第2春還是大有可為。(台灣網 尹賽楠)

  臺灣超9成上班族打算退而不休 每月6萬養老金才有安全感

  島內超過6成上班族屬“三明治族”,平均壓力指數高達74分。(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責任編輯:尹賽楠]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