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面對豪雨臺當局應變一團亂 受災民眾怨聲載道

2017年06月05日 09:55:2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6月2日淩晨起,一場超大豪雨,從北到南席捲臺灣,全臺各地到處房倒屋塌、水淹成河、斷橋路陷,給民眾造成巨大損失。然而,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臺當局卻表現出反應遲鈍、應變無序的狀態,讓受災民眾怨聲載道。

  豪雨“炸”出狼藉一片

  “豪雨炸臺灣”“豪雨轟炸北海岸”“暴雨炸北臺”……6月3日,島內多家報紙的大標題都用了“炸”字,好像不用“炸”字不足以形容本次雨量之大。

  2日淩晨,一場超強豪雨首先空襲臺灣北部,使得北海岸與基隆市成了重災區,超大豪雨造成上千處積淹水,同時打亂了海陸空交通運輸,災情等級與颱風無異。這場暴雨分別刷新了新北市21年、基隆市41年來的降雨紀錄。臺灣災害應變中心表示,北臺灣部分地區累積雨量超過600毫米,一天的雨量佔到臺灣全年總雨量的1/4。桃園機場免稅店去年6月2日被暴雨所淹,今年同日再次被淹,令人哭笑不得。

  臺灣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説,6月初臺灣梅雨帶來的劇烈雨勢很常見,只是民眾對梅雨的警覺不像颱風那樣高,因此較容易發生意外。事實上,臺灣氣象局前一天就發佈了梅雨結合西南氣流將有“劇烈降雨”的警訊,但各縣市似乎對此“無感”,幾乎沒有縣市開設災害應變中心,民眾也沒有警覺,直到豪雨傾瀉而下,才見識到天氣變化的威力。

  3日,這場豪雨繼續南下,開始對中南部展開破壞行動。雲林、嘉義出現大淹水,中橫公路繼續塌方斷路;南投縣神木村有5座民宅被洪水沖毀墜入溪水中;高雄市桃園區在幾小時內降下近千毫米雨量,一些地方對外交通中斷變為孤島……

  有人神隱觸發民怨

  2009年臺灣遭受“八八風災”時,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批評當局領導人馬英九“不坐車卻搭直升機南下勘災,無法體會災民痛苦”。當地媒體就此發問:“這次豪雨成災,蔡英文卻沒有在第一時間慰問災民,算不算神隱?”

  2日北臺灣受災後,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當時卻仍在跑自己的行程,下午才至“災害應變中心”了解災情。對此,馬英九辦公室前副秘書長羅智強説,“八八風災”時,“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在加完班後,陪岳父吃稀飯過父親節,結果被蔡英文罵“氣到想砸電視”,薛香川為此辭職下臺。羅智強表示,馬英九任內勘災時,總能聽到蔡英文的批評,還説無論如何都要坐車前往現場;但等蔡自己當政時,發生災情,不要説“坐車”到現場,根本連影子都看不見。難道人民該大呼“神龍萬歲嗎”?

  據《中國時報》報道,3日豪雨持續襲臺,蔡英文在社交媒體上提醒臺灣民眾“絕對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加強戒備,注意安全”云云;不過網友卻不領情,數千則留言呼籲當局“正視目前臺灣(有許多嚴重)的問題”。

  端午假期,島內蘇花公路因落石塌方中斷,當局“交通部長”賀陳旦卻在事隔7天后才于3日前往宜蘭視察,花蓮縣長傅崐萁痛批,“中央政府”根本是腦死程度。“行政院長”林全3日在基隆市長林右昌陪同下勘災,卻部署大批警力維安,使得交通受阻,現場民眾怒嗆根本是“擾民”、“作秀”。

  怎一個亂字了得

  “連日豪雨,各處災情不斷,大權在握、資源滿手的綠營卻狀況連連,從神隱的‘交通部長’賀陳旦到雨天繼續推銷‘前瞻基礎建設計劃’的蔡英文;還有臨時宣佈要重新評估前瞻計劃的‘行政院長’林全以及趁機嗆中北部民眾‘沒有同理心’的臺南市長賴清德,一場大雨,當局的應變與救災,只有一個字‘亂’!”這是臺灣《中國時報》短評《雨中應變一團亂》裏的一段話。

  短評指出,5月28日,蘇花公路塌方加上大雨肆虐全臺已經一個禮拜,蔡英文也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發表“防救災視同作戰”的談話,然而,民進黨從上到下,對這次的暴雨還是拿不出有效的應變之道,各地災情持續擴大。雖然雨勢過大是重要原因,但當局負責人一開始就掉以輕心,甚至一路神隱,還不準外界詢問其行蹤,態度倨傲又行動遲緩,使得天災更增添了人禍之害。

  與此同時,臺灣《聯合晚報》一篇《基礎沒打穩講前瞻何用》的短評文章,也對此次臺當局應對豪雨無方進行了批評。

  文章説,一場豪雨,讓臺灣幾成澤國,路塌、橋斷、淹水等災害,不是在偏鄉,而是發生在新北市與基隆市,這場雨讓脆弱不堪一擊的基礎建設現出原形,暴露出目前當局力推的“前瞻基礎建設”盲點。8800億元新台幣的前瞻基礎建設雖然有水環境建設,但要好好思考是否對準人民需求,畢竟沒有輕軌頂多通勤不便,但淹水可是會死人,前瞻基礎建設是奠基在基礎建設上,基礎沒打穩,講前瞻何用?

  (本報臺北6月4日電)

[責任編輯:王怡然]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