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再生傢具成新寵

2017年04月21日 10:51:5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圖為文山再生傢具展示拍賣場外景。

  圖為民眾在仔細挑選合適的再生傢具。

  寶島勁吹環保風,再生傢具成新寵。根據臺灣“環保署”的統計,最近5年,全臺28個再生傢具中心拍賣再生傢具收入逾1億元(新台幣,下同),不但浥注各縣市財政,也增加清潔隊員收入。

  臺灣“環保署”的統計顯示,全臺各地環保機關推出的再生傢具,2015年吸引5萬人次參與拍賣,最近5年累計創造上億元産值。其中2011年時拍賣出3.2萬件收入2454萬元。2012年拍賣3.5萬件收入2954萬元,2013年拍賣2.7萬件收入1986萬元,2014年拍賣3.7萬件賣出2800萬元。

  拍賣場為永續經營注入活力

  過去臺灣民眾對破舊傢具要麼是隨意棄置,要麼請商家將新傢具送到家中時,順便將舊傢具帶回處理。這些舊傢具除少數由業者回收部分零件再利用或委託合法處理場處置外,多半遭隨意處理而造成環境污染。為了改變這種做法,樹立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習慣,臺灣一些縣市開始逐步建立舊傢具回收整修拍賣制度。

  早在2003年,臺北市就建立起舊傢具回收整修拍賣制度,市政府一方面呼籲民眾養成惜福愛物的習慣,一方面告訴民眾若有舊傢具要清理,可與臺北市環保局下轄的清潔隊聯繫。清潔隊將回收的舊傢具進行分類,有回收再利用價值的舊傢具會被送到特別的再生傢具工廠。經過工廠師傅們的巧手處理,這些舊傢具重煥容光。整修後的傢具在展場展示的同時,還會被分類、編號、拍照後公佈在網站上。

  到目前為止,臺北市共開闢了萬華、文山、內湖3個再生傢具展示拍賣場館,在固定地點及時間展售再生傢具。拍賣場為臺北市民提供了選購環保再生産品的好場所,也為臺北市的永續經營注入一股新活力。

  再生利用凸顯實惠與創意

  每到週末,3個再生傢具拍賣場便會擠滿前來淘寶的民眾。筆者曾參加過文山區拍賣場的一次活動,當天有400多件再生傢具供民眾選購。每一件傢具上面都貼了底標,眼前各式各樣的光亮傢具,很難想到它們都是由破舊的傢具維修而成。

  最熱門的腳踏車,經過師傅的巧手維修整理後,重現嶄新的風貌,每輛以300元起標,最後民眾多以七八百元的價格得標,30輛腳踏車全部賣光。此外,一組6人座的全皮沙發,起標價也只要4000元,立刻引起民眾搶購。還有一些傢具是師傅們將回收的木材,重新製作成板凳、木桌、櫥櫃等,一個實木的凳子只花300元就可帶回家,買到的民眾直呼“真是划算”!

  除了破舊傢具的再生利用,臺北市環保局的資源回收隊還會利用被颱風刮倒的行道樹或漂流木製作創意木製品,10餘年來産品種類多達40余種,且産品與時俱進。師傅們巧手製作的傢具,不僅外型特別,市面上1組要賣30萬元的原木桌椅組,這裡只要5萬元起跳,每次拍賣會都吸引不少行家尋寶。

  臺北市環保局第五科長崔浩志説,行道樹是小區居民的共同記憶,卻因颱風等天災而傾倒,清潔隊將它們製作成各式商品,就是延續樹木的價值與生命。

  資收隊隊長陳麗娥説,每年拍賣會都有220萬元左右收入,創意傢具就佔1/3,至少帶來有70萬元收入,所有收入都進入資源回收基金專戶,用於資源回收相關推廣、倡導,並回饋裏辦公處。製作傢具的師傅們也會定期上課,學習新技術、激發創意。

  創意木工班是環保幕後功臣

  負責製作創意家飾、傢具的領班陳世賢説,最受民眾歡迎的是能發出香味的樟木、檜木商品,不過一般木材也能透過不同手法,製作成裝飾瓶、時鐘,甚至是手機架等創意小商品,同樣受民眾喜愛。

  陳世賢介紹説,目前工班都儘量往更環保方式製作傢具,像是不上漆只上蜜蠟,製作時間會晚個兩三天。也儘量利用剩餘木材,過去只能丟掉的木材,現在都可做成拼接商品,物盡其用。

  臺北市環保局資收隊能年年産出不同創意商品,幕後功臣就是創意木工班。資收隊2003年成立再生傢具工廠,讓愛玩木頭的陳世賢,有機會將興趣與工作結合。

  陳世賢説,每當在拍賣會上看見民眾對商品的喜愛,就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自己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玩木頭,但根本不懂該如何製作傢具、家飾,直到木工班成立,他才開始學習專業技術。雖是半路出家,但他毫不馬虎,一路上邊做邊學習,不只是常見的木製傢具,更嘗試各種不同拼接、榫接技術,突破以往對木工的既定印象。

  陳世賢説,每次送進工廠的漂流木、行道樹等,不僅模樣奇形怪狀、木材狀況也都很不好,但透過與隊長、隊員們一同討論、激發創意,製作出各式各樣獨特商品,最後在特賣會上得到民眾喜愛,就覺得一切辛苦都很值得。

  陳世賢坦言,他最驕傲的就是木工班用輪框製作出椅子、書架等傢具,都是臺北市環保局獨有的商品,能將本來廢棄的輪框、木材等重新利用,讓他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不只是來這裡工作。”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