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商家生意冷清連叫苦:歐美客愛窮遊 不如大陸人闊綽

2021年01月22日 16:23:19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參考消息網4月5日報道 臺媒稱,大陸游客來臺大減,南部是重災區。就以4月4日為例,只有63個旅行團1400多人到墾丁,不到去年同期的1/3;自由行人數今年也減少3-4成。旅遊業者預估3、4月來臺大陸游客已經是今年“最高峰”,接下來“只下不上”,今年會“越來越辛苦”。

  臺灣《旺報》網站4月5日報道,林姓遊覽車業者表示,東南亞和日韓遊客來臺都是3天至5天,大陸游客團是8天,大陸游客團少來一團,就算改載日韓和東南亞團,遊覽車司機還是3天-4天沒工作。旅館也多出3天-4天空房。他表示,大陸游客團多時,“南進南出”團從高雄開始環島,離臺時在高雄買紀念品,如今團少得可憐,從遊覽車到旅館全沒生意,南部是大陸游客減少的重災區,超級“悽慘”。

  旅遊業表示,每年3、4月是大陸游客來臺大月,人數僅次於春節,如果這兩個月人數都沒成長,一直到年底都還會“直直落”。

  臺灣《旺報》網站4月5日報道還稱,清明連續假期的墾丁大街,熙熙攘攘人潮,依舊把大街擠得水泄不通,賣黑糖珍珠奶茶的商家一整晚沒停過收錢的手,只是臉上的笑容還是透露出些許愁苦,“少了大陸游客從年初到現在收入少了四成。”畢竟大陸游客的消費力驚人,少了大方的大陸游客,商家真快樂不起來。

  清明連假逢墾丁音樂季,大街上多了形形色色的老外,説著不同語言,大部分是來自歐洲的外籍人士。操著香港和澳門口音的觀光客也不少,只是少了大陸游客的“南腔北調”。“差很多!真的。”賣墾丁在地飾品的商家説,過去一天有8000人入臺,現在只有2000人,能夠到墾丁的自然更少。

  “這兩天不是多了很多老外嗎?”“這些人只要喝酒不消費。”賣燒烤的女老闆,用手指著身後一堆拿著啤酒的“老外”。外國人通常是“窮遊”,不太會買東西,就只會喝啤酒,對生意幫助不大。

  因為少了大陸游客團的加持,整個大街的的擺攤內容也有了改變,過去多半是小吃和燒烤,今年則多了十幾攤酒商贊助的攤位,雖然多了酒促小姐曼妙的舞姿,但買氣顯然比不上以前。

  臺灣《旺報》4月5日刊登題為《歐美陽春窮遊 補不上陸客消費力》的報道稱,每年的四月墾丁“春吶”,總是吸引愛好音樂的年輕人朝聖,不管人潮來墾丁目的是什麼,“春吶”早已成為品牌,這還成了旅行業者和自由行旅客在大陸招商的噱頭。鼎盛時期從恒春鎮外的五里亭機場到最南端的鵝鑾鼻,多的是來自各地的大陸游客。而現實,大陸游客到臺灣南部愈來愈少,連在墾丁擺攤的小販都知道,大陸游客團不再光顧,“春吶”不再具有吸引力。

  倒是有許多歐美年輕人,用最陽春的方式來臺旅行,在墾丁通常“只喝啤酒不亂消費”。對在大街上的商家來説,沒有大陸游客到府,就等於大金主沒了,商家利潤大減。

  現在到墾丁旅遊的大陸游客,以自由行年輕旅客為主,消費力和大媽大叔旅行團不在同一水準上。住的是最平價的旅店,吃的是最簡單的餐點。以電影《海角七號》最知名的拍攝地“夏都”飯店為例,清明假期,偌大的餐廳竟找不到大陸游客的身影。

  四天的清明假期,墾丁大街上的民宿,高挂“尚有空房”在過去是很少見的現象。(臺灣《中時電子報》網站)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