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宿。(圖片來源:金羊網)
20世紀80年代初,臺灣觀光景點地區的民宿最早得到發展,如墾丁、阿里山等觀光風景區的居民開闢了早期家庭旅館,設施條件簡單但滿足基本需求。21世紀初,臺灣頒布有關管理辦法,對民宿産業的發展制定了基準規範。
隨著人們的休閒觀念的改變,鄉野觀光和體驗受到青睞,民宿成為臺灣新興農業産業的一部分,加上臺灣對山區少數民族生活住宿條件的改善,也刺激了民宿的進一步發展;後來,高山地區的休閒農場作為新的民宿發展形勢得以推廣,民宿數量快速增加,民宿也注意結合臺灣各地區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創意,向精緻化、高端服務化方向發展。
臺灣民宿的“小確幸”
臺灣民宿。(圖片來自百度資料圖)
民宿的最核心的吸引力就在於原汁原味的鄉村風情。因此,臺灣民宿經營者非常注重當地的生態環境保護,並將其與民宿巧妙地結合起來,使遊客感受到真正的鄉村休閒生活,觀賞到最美的鄉間風景。
不少臺灣民宿主人具有多元化的從業背景,例如建築師、設計師、畫家、旅遊達人等,大多具有小資情懷,非常重視民宿建築風格設計。從外觀設計、內部裝潢,到傢具擺件等,都由主人精心挑選設計而成。因此,眾多民宿風格迥異,極具個性。
民宿主人也根據自己的喜好及不同遊客的需求,規劃了許多“量身定制”的主題。如適合城市人群的農莊民宿,針對親子遊的童年民宿,異域風情的歐式主題民宿,適合休閒度假的溫泉民宿等。各式各樣的民宿給遊客很大的選擇區間。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