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探訪台灣新北板橋林家花園:庭園兩座看盡煙雨

2017年03月20日 08:10: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新北3月19日電 題:探訪新北板橋林家花園:庭園兩座看盡煙雨

  建於1913年的菽莊花園,因面向臺灣海峽、背倚日光岩,如今是廈門鼓浪嶼島上最熱門的景點之一。

  鮮為人知的是,在海峽對岸,位於臺灣新北市的板橋林家花園與鼓浪嶼菽莊花園的歷史淵源。

  近日,中新社記者乘坐捷運探訪板橋林家花園。

  甫入園林,就有兩排樟樹“夾道歡迎”,亭臺樓閣的黛瓦翹檐掩映在茵茵綠樹叢中,濃濃的江南園林風味撲面而來。林家花園由弼益館、三落舊大厝、五落新大厝、庭園組成,園中房、廂、廊、庭、臺、樓、閣左通右連,曲折迴環。

如今,板橋林家花園對公眾免費開放,遊人可自由漫步其間。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p  align=

  如今,板橋林家花園對公眾免費開放,遊人可自由漫步其間。 中新社記者 龍敏 攝

  然而,由於林家花園仍在修繕中,“汲古書屋”及“來青閣”等均暫時封閉。

  雖未能窺其全貌,但開放的園林及建築,仍能見到昔日望族板橋林家的氣度與富庶。

  漫步園林中,從“觀稼樓”到“定靜堂”途經榕園大池,池畔老榕盤根錯節、濃蔭遮天,閩南風味十足。榕池四週錯落著假山、疊亭、釣魚磯、雲錦淙、海棠池等涼亭、臺榭,蔚為大觀。

  林家花園為清代臺灣首富林應寅家族所建。1778年,林應寅自福建漳州龍溪縣(今龍海市)遷臺,其子林平侯跟隨來臺,數年後逐漸致富。1847年,林家在板橋建弼益館;1851年,林平侯的兒子林國華、林國芳合力在弼益館之右側興建三落大厝。

  光緒年間,林國華的兒子林維源又擴建庭園。彼時的板橋林家,是臺灣的巨富家族。相傳,林維源結交當朝宮卿,又參觀盛宣懷在蘇州的名花園“留園”之後,擴建板橋林家花園,磚瓦、木材運自福建。

  但是,園林全部竣工後僅兩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侵佔臺灣,林維源率家族內渡,定居鼓浪嶼林氏府。1913年,為寄託對板橋林家花園的思念之情,林維源之子林爾嘉,在鼓浪嶼購地建造新花園,名曰“菽莊花園”。

  得悉記者來自福建後,林家花園的工作人員郭彩琳説:“林家花園與菽莊花園的歷史淵源,讓人感受到一種化不掉的親情。”

  郭彩琳介紹,每天有600余人次前來參觀遊覽,其中不少來自大陸。

  慕名而來的廈門遊客陳堅説,因菽莊花園而知道板橋林家花園,兩座庭園中的曲橋等建築物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一脈望族、兩座庭園看盡煙雨。陳堅感嘆,隔岸相望的兩座庭園,不僅見證了板橋林家跌宕起伏的命運,也是一水相連、兩岸同根的海峽情。

  事實上,百年後,隔海相望的兩座庭園淵源仍在繼續。2008年9月,在廈門舉辦的第四屆海峽旅遊圓桌會議上,廈門鼓浪嶼菽莊花園與新北市林家花園簽署了交流合作協定書。

  在菽莊花園或板橋林家花園,兩岸遊客從那形神相似的亭臺樓閣中,共同見證中華傳統文化的衍播、傳承和發展。

  “人間到處是孤山,予季相期耐歲寒。”正如兩座庭園昔日的主人林爾嘉所寫,面對波譎雲詭的臺灣海峽,跨越“孤山”仍需“耐歲寒”。(中新社記者 龍敏 陳小願)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