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高雄企業囚禁印尼女勞14年 受害人買手機偷發短信獲救

2017年03月02日 10:15:37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你們終於來了,沒想到這輩子還能返鄉看15歲的兒子”,印尼外勞阿芳被高雄警方解救出苦海時難掩激動。2002年,為改善經濟狀況,阿芳離開1歲大的孩子,是隻身一人從印尼到臺灣,沒想到一下飛機就被帶到位於高雄岡山的食品工廠“筌聖老家”,被工廠軟禁14年。高雄警方于2016年1月查獲此案,近日這起案件被臺媒曝光後,引發軒然大波。

  據臺灣《中國時報》2月28日報道,阿芳的證件被工廠扣留,每天需要工作15小時,沒有節假日和加班費,就連唯一一次去超市採購也被人監控。另一名同鄉也被如此對待,在“筌聖”當了6年黑工,體重剩下不到40公斤。阿芳忍無可忍,用積蓄從其他工人那裏偷偷購買了手機,半夜躲在棉被裏傳短信向在印尼的丈夫求救,她丈夫獲悉後趕緊報案,之後高雄警方前往營救。

  警方調查顯示,“筌聖老家”負責人14年前以家裏老人需要看護的名義,通過仲介申請外籍勞工,阿芳因此到臺灣工作,工廠總經理之後又以父親需要看護為由申請菲律賓籍男看護,而“男看護”同樣淪為黑工。高雄地檢署2月27日稱,此案工廠負責人鄭、蔡二人,因涉嫌觸犯“人口販運防治法”去年已被起訴,最高可判處7年有期徒刑。至於被解救的幾名勞工,高雄市勞工局透露,其中一人已返回自己的國家,兩名印尼外勞目前由安置機構收容。

  “筌聖老家”創立於1933年,主要生産豆製品,並稱豆腐精神蘊藏著臺灣人堅忍、實在,展現這家老店的內涵。為了樹立形象,這家工廠經常在社交平臺上貼出有關佛法、行善的文章。而軟禁外勞14年的醜聞曝光後,其苦心經營的形象毀於一旦,社交平臺官方賬號27日緊急關閉。負責人蔡嘉聘喊冤,稱雖然在雇用非法勞工上的確有錯,但絕對沒有限制他們的自由。

  不少網民氣憤地發起抵制,痛批“筌聖老家”,稱“這種不良店家要讓它永遠從臺灣這塊土地上消失”。還有人批評道:“關人14年,老闆還有臉説行善?” 聯合新聞網稱,高雄市勞工局2月28日對企業負責人重罰120萬元新台幣(約合人民幣27萬元)。長期從筌聖進貨的“裏仁”緊急宣佈暫停與其合作,筌聖豆製品全數下架,高雄、臺南教育局也要求各校停用該工廠産品。

  目前,島內有約60萬外籍勞工,主要來自菲律賓、印尼和越南等東南亞地區,剝削外籍勞工的事件也屢有發生。2009年,桃園市調查部門曾在某工廠的夾層密室,發現22名孟加拉籍勞工擠在33平方米的房間裏。他們見到檢察官後,當即下跪泣訴超時工作、生活被嚴加管控以及4個月未領薪水等不公平待遇。屏東一70歲老年男子為照顧其老母親,雇用一名印尼女勞工看護,結果他和兒子及未成年的孫子竟在一年內分別性侵這名女看護達81次。

  “臺灣國際勞工協會”稱,島內現行的“就業服務法”規定,僱主只需一紙通報,不需提出證明就能讓外籍勞工變成“逃跑外勞”;而勞工要撤銷逃跑記錄卻難如登天,部分不良僱主借此威脅外籍勞工乖乖聽話,否則將其遣返。“這項規定宛如蓄奴條款,牢牢扼住全臺60多萬移工”。島內媒體感慨稱,臺灣號稱是一個“自由人權的社會,沒想到現在還有奴隸存在”。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邰佳璐】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