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過度解讀?“火箭軍宣傳片”引港臺媒體熱議

2017年02月15日 09:16:51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近日流傳在網路上的一部“火箭軍宣傳片”引起港臺媒體強烈關注。媒體稱,該片是火箭軍第二部官方徵兵宣傳片,片中首次公開核潛艇發射“巨浪-1”導彈視頻,並稱此片是在向特朗普“傳信號”。不過了解相關情況的專家指出,這部宣傳片並非火箭軍官方製作發佈,相關畫面此前均已經公開過。臺灣媒體“一驚一乍式的報道”要麼是有意“忽悠”島內民眾,要麼就是實在太無知。

  092潛射“巨浪-1”畫面曝光?

  臺灣中時電子報14日題為“陸秀核戰力,首曝092潛射巨浪-1”的文章稱,解放軍火箭軍日前透過“解放軍報記者部”微信公眾號,在網路上發表火箭軍的第二部宣傳影片《大國倚天長劍》。報道稱,該片是繼火箭軍在2016年2月12日,發表《火箭軍進行曲》後的第二部宣傳片。影片內容從敘述解放軍在戈壁灘秘密成立“第五研究院”説起,並回顧1964年大陸試爆第一顆原子彈,以及1966年進行空前絕後的“東風2號”核彈道導彈實彈試射等歷史事件,述説火箭軍的發展歷程。

  報道稱,影片中引人注意的是解放軍核潛艇發射潛射型的“巨浪”彈道導彈畫面首度曝光,所發射的屬於較舊型“巨浪-1”型潛射彈道導彈,影片中顯示的舷號406核潛艇,是目前大陸092型核潛艇僅存的1艘。由於該艘潛艇是大陸首度擁有的海基型核潛艇,讓大陸得以宣告成為繼美國、俄羅斯、英國和法國之後,第5個掌握海基核力量技術能力的國家。因此,此次公佈其發射的影像,大秀核肌肉的意圖相當明顯。

  香港經濟日報網站14日的報道也宣稱,解放軍火箭軍第二段宣傳片《大國倚天長劍》中值得注意的是在1分52秒處,首度曝光核潛艇從海下發射“巨浪”導彈的畫面。“長度雖然僅一秒鐘,但可以看到夏級406艇——中國第一代核動力潛艇在海上航行時,發射導彈、導彈衝出水面的畫面。”

  並非火箭軍官方宣傳片

  不過,據《環球時報》記者調查,該視頻實際上並非火箭軍官方推出的宣傳片。通常而言,軍兵種宣傳片均由政治部門製作發佈,而整部視頻並無火箭軍相關部門的資訊。在視頻末尾顯示該視頻由某微信公眾號出品,製作方、技術支援等也並非火箭軍的官方部門。據了解情況的人士透露,該微信公眾號為個體擁有,雖然由軍人創辦,視頻素材也很可能得到火箭軍宣傳部門的支援,但就公號而言並不代表官方。近些年來,一大批由軍人創辦的社交賬號在解放軍的宣傳領域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在一些事件的表現上不亞於官方媒體,但一些宣傳活動往往帶有自發性質。

  實際上,早在此視頻出現前幾天,“軍報記者”微博就發佈過一部類似的視頻。該視頻開頭部分以一部反映兩彈一星研製歷程的電影剪輯而成,再配合記錄核彈爆炸和彈道導彈試射的畫面,加之以“追夢赤子心”為背景音樂,表現出很強的感染力。這部《大國倚天長劍》的前半部分幾乎是對上述視頻的進一步濃縮,並增加了新時期火箭軍演習的畫面。

  看過該視頻的一位大陸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即便不了解其中內情,僅看視頻也能大致確定,這不是火箭軍官方出品。很明顯,臺媒大肆渲染的核潛艇和“巨浪-1”彈道導彈並非火箭軍的裝備。港臺媒體“火箭軍宣傳片首曝核潛艇發射導彈”這樣的報道,聽上去就很不專業。另外,視頻中實際上還有一些看上去像彈道導彈,實則是防空導彈發射的場面,官方出品的宣傳片應該會更細緻一些。

  該專家表示,這部視頻實際上是對媒體公開的視頻畫面的剪輯再加工,裏面所有的畫面都是已經公開的,包括境外媒體所謂首次公佈的核潛艇發射“巨浪-1”彈道導彈的畫面。092首次發射“巨浪-1”是上世紀80年代的事,其發射畫面多年前就由央視等媒體公開了。

  又是向特朗普“發信號”?

  境外媒體普遍將這部宣傳片解讀為向特朗普“傳遞信號”。臺灣三立新聞網報道稱,此舉有向美國特朗普政府“示威”的意味。報道援引《亞太防務》雜誌總編輯鄭繼文的話稱:“它(宣傳片)非常具有政治軍事指向性,尤其是劍指川普。”報道稱,片名“倚天長劍,守衛中華”,宣揚火箭軍地位,同時向全球軍事大國賣弄軍事肌肉。香港經濟日報網站的報道稱,有觀察人士認為,火箭軍第二部宣傳片有向美國展示肌肉的意味。文章稱,406潛艇亦可發射“巨浪-2”型洲際彈道導彈。該款導彈在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東風-31”的基礎上改進發展而來,不同型號的“巨浪-2”可搭載6至10枚分導彈頭,射程據稱可達8000至1.2萬公里,能直接攻擊美國本土。

  不過接受採訪的大陸專家表示,由於這個視頻仍然是個人為主體的微信公眾號發佈的,它製作發佈的視頻應該是面向大陸網民。現在還不確定西方媒體是否關注到了這個視頻。如果是有意向特朗普叫板,最好應該發佈在特朗普喜歡發聲的推特上。

  專家表示,特朗普上臺後中美關係面臨一些不確定性。不少境外媒體對於中美軍方的舉動有過度解讀的趨勢,似乎中國部隊,特別是火箭軍部隊每一件看上去比較轟動的事都是衝著特朗普去的,包括前段時間試射導彈。但用導彈來提醒特朗普,其本質應該是對自己的處境缺乏安全感,這不是中國這個層次的國家幹的。中美高層之間有著順暢的溝通渠道,中國軍方也有多樣的官方資訊發佈渠道,實在沒有必要用一些公眾號,旁敲側擊地去警告美國。 【環球網軍事2月15日報道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亦馳 環球時報記者 劉揚】

[責任編輯:齊昕]

相關內容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