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充滿古早味的臺灣情人節

2017年02月14日 09:56:0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圖片來自網路。

  2月14日是西方“情人節”,在臺灣的情人節傳統裏,沒有交往對象的年輕男女常選在這天向喜歡的人告白,情侶也會特別選在這天約會,男生要送女生禮物,而其後一個月的“白色情人節”,女生要回禮。

  這樣的傳統是哪來的呢?相傳西元3世紀,當時的羅馬帝國皇帝克勞迪烏斯二世宣佈廢棄所有的婚姻承諾,所有男人必須從軍。一名叫瓦侖廷(Sanctus Valentinus)的神父沒有遵照這個旨意,繼續在教堂為相愛的年輕人舉行婚禮。事情被告發後,瓦侖廷神父被抓了起來,並在西元270年2月14日這天被送上了絞架被絞死。現在中文譯為“情人節”的這個日子在西方國家裏就被稱為 Valentine''s Day ,用以紀念那位為有情人做主而犧牲的神父。而在一個月後的3月14日,因為神父的離開而獲救的戀人宣誓戀情。為了紀念倆人戀愛的“果實”,另外把這天定為白色情人節。

  

    圖片來自網路。

  情人節較早地傳到了日本,通常來講,2月14日是告白日,女孩送禮向男孩表達心意,一個月後,男生如果答應就要回禮。後來,這個節日傳到中國臺灣,關係就反過來了,2月14日,欲告白的男方會先送禮給心儀的對象,主要是傳統的玫瑰花或者巧克力,而收到禮物的一方,則會在3月14日回禮並告訴對方自己的心意。這一來一回,便是定情了,情真而樸素。總之,3月14日是回禮日,如果你此前是收禮的一方,那這天就要回贈禮物,特別是已經確定關係的情侶。

  

    圖片來自網路。

  其實,除了2月14日,3月14日,臺灣還有一個重要的情人節,那就是每年農曆7月初7日的中國的七夕節,也叫“中國情人節”。相傳,這天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凡間的女子在這一天晚上乞求智慧和巧藝,或求賜美滿姻緣。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主要參與者是少女,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

  

    圖片來自網路。

  閩南和臺灣的七夕節又是“七娘媽”的誕辰日。民間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媽這一被奉為保護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每年這天,人們三五成群到七娘媽廟供奉花果、脂粉、牲禮等。臺灣同胞認為,小孩在未滿15歲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鳥——鳥母照顧長大的。鳥母則是由七娘媽所托,因此,七娘媽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護神。嬰兒出生滿周歲後,虔誠的母親或祖母就會抱著孩子,帶上豐盛的祭品,另加雞冠花與千日紅,到寺廟祭拜,祈願七娘媽保護孩子平安長大,並用古錢或長命鎖串上紅包絨線,挂在孩子頸上,一直到15歲那年的七夕節當日才拿下鎖牌,並到寺廟答謝七娘媽多年的保祐。(孫楠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