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大陸超音速反艦導彈讓臺灣“雄風-3”相形見絀

2016年11月07日 11:04:48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臺灣海軍誤射“雄風-3”反艦導彈後,島內竟然有所謂“專家”宣稱這次事故展示了臺灣導彈的威力,“大陸都沒有這麼先進的超音速導彈”。在1日開幕的珠海航展上,多家中國防務集團展出的先進超音速反艦導彈,就給了這種言論一記響亮的耳光。而它們具備的獨特性能,更足以讓“雄風-3”相形見絀。

  CM-302:長得像“雄風-3”,性能可不一樣

  在中國航太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的展臺上,雲集著超過20種外形各異的飛航産品。其中首次亮相的CM-302超音速反艦導彈擁有與眾不同的銳利外形——尖銳的錐形彈頭、軸對稱四進氣道佈局,衝壓發動機作為主動力。初看上去,與臺灣“雄風-3”倒還真有點像。

  不過兩種導彈的外形或許有相似之處,但作為世界先進反艦導彈最主要的研製者之一,航太科工三院的得意之作自然不可能去抄襲臺灣。中國航太科工集團新聞發言人呂曉戈透露,CM-302是全程超音速,“速度特別快”。儘管他並未説明該導彈的具體速度,但外界猜測其最大速度可能為2.5倍音速。據介紹,CM-302採用結構緊湊的固體燃料衝壓發動機,在高彈道模式下的最大射程達290公里,若採用掠海飛行的低空彈道,“射程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少”。

  相比之下,臺灣“雄風-3”導彈雖然也選擇了衝壓發動機,但由於推力不足,只能在起飛階段增加了兩枚助推火箭才勉強能達到衝壓發動機的啟動速度,因此外界普遍懷疑臺軍吹噓的“雄風-3”性能指標。不僅臺軍的反艦導彈性能摻水,臺灣軍方負責人在接受質詢時也搞出烏龍。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臺灣“立委”蔡適應2日質詢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馮世寬時,秀出大陸殲-20與殲-31戰機的圖片,要馮辨別,結果馮世寬卻搞不清楚這兩型戰機。而臺軍“空軍參謀長”范大維卻把殲-31説成殲-20。

  CM-302導彈的性能優勢還遠不只這些簡單的紙面參數。航太科工三院國際合作部總工程師殷立新介紹説,該導彈的戰鬥部重250公斤,若採用半穿甲戰鬥部,可鑽入軍艦內部從裏面爆炸,造成更大破壞。據呂曉戈介紹,只需要命中一枚該導彈,就足以報銷一艘5000噸級的主力戰艦。如果更換導引頭,也可以用於打擊地面目標。

  此外,CM-302導彈的超音速掠海飛行能力,不但很難被對手軍艦提前發現,更極大壓縮了對方防空反導武器攔截的攔截窗口時間。同時超音速導彈的極大動能,會大幅提高導彈毀傷效能,威力遠大於同級別的普通亞音速反艦導彈。

  事實上,CM-302也並沒有把“雄風-3”作為主要競爭對手。殷立新表示,對比當前國際上最熱門的超音速反艦導彈——俄印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導彈,CM-302射程與其相當,但體積更小、重量更輕,綜合性能優於“布拉莫斯”。

  CX-1:可不是“雄風-3”那樣的“注水射程”

  在CM-302導彈隔壁的航太科技集團公司展臺,也推出一款超音速反艦導彈——“超巡-1(CX-1)”。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CX-1導彈採用了成熟的液體燃料衝壓發動機技術,看上去就如同一支光滑的梭鏢,外形遠比“雄風-3”簡潔。航太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戰術武器事業部副主任趙長見透露,它的最遠射程達280公里,這可不是“雄風-3”那樣的“注水射程”。CX-1既可採用高彈道模式,也可掠海低空飛行,能夠打擊280公里範圍內的目標。它的高空巡航速度達3倍音速,即便在阻力較大的低空,也能保證2.4倍音速的巡航速度。

  據介紹,CX-1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對地攻擊命中精度達到米級,對海上目標的單發命中概率大於0.75。它裝備有260公斤級針對不同目標的多種類戰鬥部,再加上沉重的彈體以超音速撲向目標,如此大的動能一旦命中目標,毀傷威力可想而知。

  這次航展上展出的CX-1導彈採用車載機動發射,能打擊護衛艦、驅逐艦、巡洋艦等各種大中型水面艦艇,同時具備對地打擊能力,發射準備時間小于10分鐘。據介紹,未來CX-1導彈還將具備在艦艇上發射的能力。

  多種反艦導彈百花齊放

  據專家介紹,僅憑超音速這一單項能力,並不足以保證反艦導彈“天下無敵”,多種類、多平臺、多彈道模式的反艦導彈複合攻擊,才是突破大型艦艇編隊嚴密防禦圈的不二戰術。航太科工三院展出的導彈中,就包括性能各異的多種反艦導彈。例如這次展出了著名的C-602遠端反艦導彈發射車,可以在遠離海岸線的後方部署,利用數據鏈傳遞目標資訊,實現跨越障礙隱蔽發射;C-802導彈已經在國際上經受過多次實戰考驗,新展出的改進型號C-802A的射程大幅增加,能實現雷達間歇開機靜默引導飛行,很難被對手提前發現。

  上屆航展上,中國首次公開展示CM-708UNA潛射反艦導彈,而今年新展出的改進型號CM-708UNB“海鷹”在射程和潛艇的發射深度上都大幅提升。它可以更加隱蔽地對海上艦艇和陸地目標發動攻擊,並提高潛艇自身的生存能力。(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 馬 俊)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