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鐵路遇雨“柔腸寸斷” 遭批罔顧旅客安全(圖)

2016年10月12日 08:49:2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鐵路遇雨“柔腸寸斷” 遭批罔顧旅客安全

  極端氣候衝擊島內交通建設,尤其東部和南回鐵路,不少路段依山而建,相較西部臺、高鐵,缺乏因應極端氣候的新防護,每次一場豪雨就柔腸寸斷,東部成孤島。(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台灣網10月12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極端氣候衝擊島內交通建設,尤其東部和南回鐵路,不少路段依山而建,相較西部臺、高鐵,缺乏因應極端氣候的新防護,每次一場豪雨就柔腸寸斷,東部成孤島。臺鐵擬耗資2億元(新台幣,下同)改善預警系統,但要等到2020年才能完成,面對遽變的極端氣候緩不濟急,2億元恐也不足因應極端氣候。臺灣土地研究專家表示,“臺鐵邊坡偵測預警系統不足,形同罔顧旅客安全。”

  本月8日先是臺鐵南回線在太麻裏到知本路段發生泥石流,自強號煞車不及撞上;9日又發生路基流失、路線中斷,各級列車全部停駛;未料當晚搶通後,10日因路基下陷、鋼軌位移停駛,臺東縣紅葉村、利稻村一度因聯外道路中斷成為孤島。

  臺鐵表示,已在南回線13處泥石流危險路段裝設監視器,另有4處裝設自動偵測設備.當擋土墻位移或偵測到落石,訊號會實時傳送到高雄及臺東工務段,人員將立即比對監視器,若確認為泥石流再由運務單位緊急通知列車停駛。但臺鐵也坦言,這次發生泥石流的路段過去未曾坍塌過,未在監視及偵測範圍內。

  “臺鐵邊坡偵測預警系統不足,形同罔顧旅客安全。”臺灣鐵道暨公土學會秘書長吳易翰指出,南回線本身地形地質惡劣,是全線最容易因連日豪雨坍方路段,臺鐵早應裝設自動邊坡偵測預警系統,遇上土石崩塌實時連線通知司機停駛。

  吳易翰説,之前臺鐵自強號曾在南回線撞上泥石流出軌,造成十余人受傷,當時各界提出南回線最大問題是監視器不足,且完全沒有邊坡自動偵測系統,如今泥石流還是偵測不到;若每次災害都是“剛好沒有偵測到”,恐難説服大眾。

  臺鐵表示,去年啟動的“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劃”,已針對南回線編列2億元建立邊坡預警系統,依優先級裝設監視器、偵測系統,遇到狀況時可實時反映;明年起臺鐵將全面踏勘,預估2018年開始設置、2020年完成。但面對極端氣候的威脅,泥石流、暴雨、地震等災害比過去更為頻繁,南回線邊坡預警的預算和時程恐難救急。

  臺鐵對此表示,會另有7億元預算針對改善邊坡,也已編列預算進行老舊橋梁改建、補強,興建坍方架或擋土墻。目前則以加強邊坡巡查為主,在颱風或豪雨來臨前,提前降速或停駛。(台灣網 高旭)

[責任編輯:高旭]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