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人的糾結:博愛座,去還是留?

2016年10月08日 08:34:2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灣大眾運輸工具上,有一些深藍色座位,它們就是“博愛座”。座位旁邊會寫“請優先禮讓座位給需要的乘客”,或寫“請優先讓位給老人、孕婦、行動不便及抱小孩的乘客”,並配以相關的圖案。圖為臺北捷運上的博愛座,經常空著也沒人敢坐。(資料圖片)

  臺北捷運自2007年9月起發行“博愛識別貼紙”,有需求者可到各車站詢問處索取。2010年起臺北市也製作“好孕胸章”,提供準媽媽在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時佩戴,提醒民眾看到能主動讓座。(資料圖片)

  在大陸觀光客眼中,車上空蕩蕩的博愛座無疑是臺灣“最美風景”之一,許多人旅行返回後仍讚不絕口。但這象徵著傳統美德典範的博愛座,近來卻遭受不少爭議,不少臺灣同胞視其如雞肋,意欲除之而後快。臺灣人究竟在糾結什麼,博愛座又“經歷”了什麼呢?

  “道德魔人”念下“咒語”

  在陸客的“自由行”遊記裏,諸如“不管公交車有多擠,博愛座也不會有人去佔”之類的讚美比比皆是。確實,經常乘坐臺北捷運或公交的人都能發現,不但博愛座基本沒人坐,而且連普通座位也大片空著,很多乘客寧可站著也不坐身邊的座位。這是為啥?

  設置博愛座,本意是希望弱勢群體及有需要的人有一個舒適的乘車環境。然而,臺灣偏偏有些人自詡正義的人士,只要看到有人不讓座,或佔著博愛座,就不分青紅皂白一番指責。臺灣網友還給這類人封了個“稱號”,叫“道德魔人”。

  8月下旬,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的女生在乘坐捷運時,因身體不舒服沒給旁邊的小孩和老人讓座,圍觀大媽氣憤不已,回去發帖説女孩“真是可恥”!

  緊接著,一名右眼視力只剩0.02的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坐捷運,被工作人員引導至博愛座坐下後,遭到中年婦女嗆聲“弟弟你站起來,博愛座不是你能坐的”。他解釋説自己看不到,對方還不信,一直在他眼前揮手,質疑他“裝瞎”。

  不久前,又有一名臺灣女網友發文説,自己因生理痛坐博愛座,結果半路被一名老人搖醒要求讓座。沒想到車到站後,老人快速起身往車門衝去,“突然覺得,她的身體可能比此刻臉色慘白的我還要硬朗許多。”

  在“道德魔人”的指指點點下,別説博愛座,一般人就連普通的座位都不敢坐了。原因很簡單,累一點無所謂,萬一被偷拍傳到網上,被群起而攻之,精神上的壓力可受不了。

  健全人的“隱形需求”

  這些現象讓很多臺灣民眾十分反感,越來越多的人在網上訴説自己在乘坐捷運、公交時在坐與不坐之間的兩難,以及因此受到的誤解和謾罵。

  某男士因左腳內側韌帶撕裂做了手術,痊癒之後不能站立很久。一次乘坐公交車時,因為車上很擠沒有多餘的座位,就坐上了博愛座,於是被旁邊乘客諷刺“現在的年輕人書都讀到哪去了”;一名20多歲的女性因車禍導致左腳比右腳短,穿上鞋其實看不出來,但她從來不敢坐博愛座,結果長期搭車久站,反而影響正常的右腳……

  “讓座是美德,不是義務”,“請不要搞得好像坐在座位上就像是犯罪一樣!”……氣憤而委屈的臺灣同胞認為,博愛座並不是只有老弱婦孺才能坐,許多看起來很健康的乘客,可能因為看不見的“隱性需求”,非得坐著休息不可。比如那位右眼視力只剩0.02的學生,或者那位出過車禍的女孩。

  “一個人需不需要座位,是自己的事情。有需求的人當然有權使用座位,無論這種需求是否為別人所了解;沒有需求的人,不應該佔用座位,反過來也不需要別人硬給他讓座。” 高雄醫學大學助理教授陳昱名對此評論説,公共運輸工具上的座位,是一種需求者應該享有並追求的權利,我們並不真正知道需求者的情況,就不該隨意干涉別人。

  “去還是留”爭執不下

  既然島內民眾都有此覺悟,於是,已經被“道德綁架”的博愛座是否有保留的必要,就成了一個話題。

  9月1日,一個由網民提出的“廢除各項公共運輸工具上博愛座之設置”的提案,出現在臺灣當局“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上,徵集公眾附議。提案説,臺灣民眾已經養成讓座的習慣,但是,“博愛座卻帶來了負面的效用:使得部分人不敢坐博愛座,以及另一部分人認為坐博愛座應該要讓座。……取消博愛座,不會使得讓座這項美德從臺灣消失,但卻能避免許多紛爭的發生。”截至9月底,附議人數已接近9000人。

  過去,臺灣並未把設立博愛座寫進法律,但座位常被身強體健的民眾佔用,形同虛設。2013年,“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規定,沒有對號座位的大眾運輸工具包括鐵路、公路、捷運、空運和水運等,都應提供博愛座給身障者或老弱婦孺,比例不得低於總座位數的15%。沒想到,僅過去3年,“讓座”被搞得矯枉過正,變成“令人恐懼的社會現象”,民眾叫著喊著要廢除。

  不過,還是有人認為,博愛座應該保留,這樣可以適度提醒民眾,發揮關懷效果。還有的人覺得,廢除與否不重要,重點是禮讓心態問題,可以嘗試將博愛座改為優先席。

  按照臺灣有關規定,只要附議人數超過5000人的門檻,有關部門就必須在11月7日之前對博愛座的存廢問題給個説法。博愛座的去與留,也許很快將見分曉。

[責任編輯:齊昕]

相關內容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