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旅遊事故頻發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2016年07月22日 08:53:17  來源:人民網
字號:    

  19日中午,一輛旅遊大巴在臺灣桃園縣發生嚴重事故,車上26人全部遇難,其中包括24名來自遼寧的大陸游客。這是大陸游客在臺灣遭遇的罕見嚴重事故。

  國臺辦發言人20日應詢表示,7月19日臺灣發生重大車輛火災事故後,李克強總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國臺辦、國家旅遊局等部門儘速了解情況,妥善做好善後工作。

  近年來,臺灣意外旅遊安全事故頻發,造成包括陸客在內的大量遊客傷亡。據臺灣“中央社”統計:2008年開放陸客赴臺觀光至今,共發生共發生11起重大大陸游客交通事故,包含這起事故在內共造成陸客83死159人傷。

  與此同時,大陸游客赴臺人數呈現出遞減的趨勢。臺灣“移民署”統計資料顯示,今年4月開始,大陸團客來臺人數為162862人,較去年同期減少2.9%;5月人數為129406人,較去年同期減少31.5%,6月人數為90749人,較去年同期減少31%。造成這一現象原因很多,但臺灣意外旅遊安全事故頻發造成許多人員傷亡,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

  是“天災” 更是“人禍”

  探因1:自然災害頻發不重視基礎設施維護

  臺灣旅遊事故多發,和臺灣的地理位置、地質結構以及氣候等有很大關係。“臺灣是地震、颱風多發區,特別是臺南地區,自然災害頻發。”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許高慶曾表示,隨著赴臺旅遊的人數增多,“事故發生的比率肯定也會相應增加。”許高慶説道,“而且大陸的遊客喜歡環島遊,臺灣又本身就多山地與海岸,這些地區相對來説發生意外的比例會更高。”

  針對交通事故頻發,一名大陸網友認為,臺灣的交通條件的確不盡如人意,“臺灣的公路、隧道、機場等各種基礎設施老化得厲害,也不檢查也不修,那種繞山公路防止泥石流和滑坡的水泥堤壩都剝落的要命”。他表示:“山多且陡,可供修路的平地很少,尤其是東海岸,一邊是山,一邊是海,所以路都很窄。像阿里山那樣的風景區就更不用説了,都是盤山公路,有的彎比較急,轉彎的時候幾乎感覺人被轉到路面以外,淩空了。”

  探因2:承載能力不足 貪多求大

  根據臺灣內部事務主管部門統計,2015年大陸居民赴臺逾400萬人次,其中八成是旅遊觀光。而臺灣總人口只有2300萬,對於這樣龐大遊客數量,臺灣的旅遊産業會不會“消化不良”?

  2011年4月,阿里山發生小火車翻覆事故,造成5個大陸旅遊團23傷5死1失蹤。事後調查發現,因為排隊的遊客太多,原本的四節車廂不敷使用,於是又加挂了四節車廂。臺媒為此拷問臺當局: “阿里山小火車經營條件原已不佳,多年來事故頻傳,原應認真檢討小火車存廢問題,但陸客商機讓主事者將安全第一置若罔聞,遊客搭乘加挂一倍車廂的小火車險象環生,早有業者預言遲早會發生事故,豈是一句天災或意外就可以推卸責任?”

  2015年2月4日,復興航空從臺北松山機場起飛後不久失控墜毀於基隆河中,事故造成43人遇難,包括39名乘客(其中26名大陸乘客)和4名機組人員。事件後,國臺辦就曾敦促臺灣重視旅遊安全。現在看來,似乎並沒有引起重視。

  719車禍事件後,有媒體發現涉事的“巨龍旅行社”是出了名的低價團接待社。他們的接待人員疲於奔命趕行程,車輛要一個團接一個團地行駛,保養維護難以保證。事故後的調查證明,肇事車輛有5次違規記錄,其中就包括未按規定每七日休息一次,而司機蘇明成去年才取得駕照,並有2次違規紀錄。低價團的問題單靠一方監管,難以取得成效,只有兩岸雙方旅遊部門協同合作,改善惡性業態,才有可能根除。而慘劇遺憾地證明,監管的協同度還很薄弱。

  亡羊補牢:從“快速擴張”到“質化” 強化安全措施

  早在2012年,臺灣就出臺了大陸游客赴臺旅遊安全強化措施,對陸客團每日行程安排應做出了相應規定,並要求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規劃嚴格審核旅行業通報行程,以及要求公路管理單位規劃推行駕駛人工時日誌填寫作業,透過駕駛員行車過程紀錄,避免駕駛員超過規定工時而影響行車安全。

  此外,當大陸游客在臺灣遇到事故時,臺灣方面會積極開展救援和治療工作,併發表檢討。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也會及時通知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溝通協調後續事宜的處置。

  對於旅客及相關業者反映旅遊品質問題,如低團費惡性競爭、強迫遊客購物、積欠團費等,臺灣“陸委會”較早時指出,凡屬臺灣可單方面改善的事項,當局相關部門將研擬因應解決對策,積極輔導業者加強自律,以確保旅遊市場回歸常態發展。至於涉及需要兩岸雙方相互配合的事項,未來當局將透過兩岸旅遊協議議定的機制,持續與大陸方面進行協商,以期有效解決各項問題。

  部分網友認為,雖然臺灣當局出臺了相應措施,但力度仍然不夠,還需做出更大的努力。

  安全事故,危害甚大,務必重視,予以防止。臺灣當局應當堅持“珍惜生命,安全第一”的理念,始終站在愛惜和保障遊客生命,大力發展觀光業的高度,認真調查意外事故的真相,深入剖析意外事故的原因,然後採取切實可行的對策,努力消弭各種旅遊安全隱患,最大限度提升遊客的安全系數,確保遊客的安全。

  遊客:“攻略”應更多考慮安全因素

  大部分遊客在出行前會做一份詳細的“攻略”,除了關注旅行的樂趣,更應該考慮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

  首先,應密切關注旅遊局發佈的旅遊目的地的相關注意事項,儘量避開那些治安狀況不佳或存在地震、海嘯等自然環境存在潛在危險的地區。

  第二,相對而言,大型企業的安全會比較有保障,儘量選擇有資質的大型旅行社。

  第三,購買旅遊意外險。諸多業內人士建議,旅行社責任險的作用並不大,遊客若要確保索賠成功,則需購買旅遊意外險。

  第四,記錄旅遊目的地的救護車、消防車等電話,以防萬一。(康登慧 徐步雲)

[責任編輯:盧佳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