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華航對員工罷工訴求照單全收 學者稱國際罕見

2016年06月29日 09:37:5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華航28日與揚言集體“合法休假”的華航企業工會進行協商,勞資雙方達成協定。(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臺灣華航28日與揚言集體“合法休假”的華航企業工會進行協商,勞資雙方達成協定。(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台灣網6月29日訊 臺灣華航公司28日與揚言集體“合法休假”的華航企業工會進行協商,勞資雙方達成協定。不過華航為此也付出代價,初步估計今年將增加約2.17億元(新台幣,下同)支出。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道,華航表示,28日與本公司企業工會進行第二次協商,針對企業工會所提出八項訴求,秉持誠意回應具體方案,雙方溝通達成共識。企業工會並承諾將不會發動會員7月1日集體請假行動,共同確保大眾行的權益,為飛航安全與運輸服務努力。

  對於近日華航勞工事件造成的社會紛擾,華航也向社會大眾致歉。華航方面表示,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産,公司承諾將持續強化與員工溝通機制,秉持照顧員工福利及保障投資者權益原則,追求勞資和諧、共創新局。

  不過對於此一結果,臺灣淡江大學學者陶治中指出,資方照單全收的作法相較于歐洲國家運輸業罷工案例,堪稱國際罕見。新團隊只想讓事件儘快落幕,忽略可能造成的骨牌效應,恐怕是臺當局必須要更深入省思的地方。他建議當局歷經兩次教訓後,必須建立談判協商的審慎評估機制,並採納公司外部專家學者的意見,並完善備妥罷工事件發生後的應變措施,不能關起門就決定。

  陶治中説,勞資談判須掌握保障旅客、員工、股東、公司財務等四大權益的準則,參酌其他國家和地區罷工過程。勞方提出的訴求通常有若干站在自己的利益,協商過程中也須考量減少社會成本和公司永續經營的原則,極不可能照單全收。勞資雙方都有妥協的空間,“這次處理華航罷工的過程,資訊需要透明化,讓民眾了解罷工事件的風險。”

  華航兩次勞資談判都是勞方全勝,陶治中憂心骨牌效應可能浮現。由於舊的經營隊過於拘泥于細項沒有顧全大局,導致勞資雙方無法協商。新的團隊只要事件趕快落幕,卻忽略細節。但華航勞資爭議茲事體大,在沒有逐一審視,沒有社會公評的情況下全面接受,可能會引發“會鬧的孩子有糖吃”,公司經營將受影響。(台灣網 高旭)

[責任編輯:高旭]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