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著名作家白先勇:文化交流是打破隔閡最好手段

2016年04月25日 10:43: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著名作家白先勇4月23日在香港拔萃女書院與來自兩岸和香港的年輕學生分享寫作經歷。他説,當今年輕人應該對中華傳統文化有更全面、更深層的了解。

  談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年近八旬的白先勇仍然一臉興奮。他説,自己大學時主修外國文學,隨後又在美國任教、定居。但多年之後,仍然對中華文化有著強烈的皈依感,渴望一種回歸。

  2014年,已經離開教職20年的白先勇重回臺灣大學,開設了“文學表現與歷史情境——《紅樓夢》導讀”課程,就是為了讓年輕人重新接觸經典著作。

  “對中國文化,我一直有很深的關切、焦慮和期望。”白先勇説,自19世紀以來,中國傳統文化就處於弱勢,幾乎“一蹶不振”。20世紀初,國家面臨內憂外患,局勢動蕩不安,傳統文化難以復興。

  白先勇認為,21世紀應該是中華文化復興的最好契機。“現在我們有了經濟基礎,社會穩定,年輕人也開始在內心追求文化認同,因此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建設。”

  懷抱這一念想,十多年前,白先勇用他最愛的崑曲做“敲門磚”,把傳統文化重新帶進年輕人的視線。他和蘇州昆劇院聯合打造了更貼近年輕觀眾的“青春版”《牡丹亭》,把崑曲的“情”和“美”展示在無數年輕觀眾面前。

  如今,白先勇依然活躍在兩岸文化舞臺上。談到不同地域年輕人之間的隔閡,他説,兩岸三地同根同源,希望年輕人之間多接觸、多交流、多了解,因為“文化交流是打破隔閡最好的手段”。

  (據新華社香港電)

[責任編輯:高旭]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