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北交通現20年來堵塞災難 柯文哲三對策"然並卵"

2016年03月08日 17:56:5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臺北市區塞車嚴重引爆民怨

  近日臺北市區塞車嚴重引爆民怨。在交通流量龐大的市民、建國路口,左轉車輛未保持路口凈空,導致東西向車輛無法前進,義交趕緊上前疏導。(黃世麒攝)

  台灣網2月3日訊 年關漸近,臺北交通連日來頻發大堵塞,讓不少臺北市民極為憤慨,抱怨連連。市長柯文哲推出所謂“CPR3招式”,希望解決堵塞難題,不過從現場情形來看,似乎並沒有什麼用。昨天傍晚臺北市不少區域交通依舊打結。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為解決難題,臺北市府正考慮趁本月檢討停車費率時,順勢提高停車費“以價制量”,讓進入臺北市區的汽車族改搭公共交通。

  為因應惡化的交通,臺北市停車費每半年檢討一次費率,只要停車格使用率超過80%,就會討論漲價。本月剛好適逢檢討月,臺北交通局討論,由於收取“進城費”對民眾來説接受度偏低,可能會順勢調高停車費,抑制進入臺北的汽車量。

  臺北停管處長謝銘鴻指出,調高停車費慮確實是想法之一,像世貿經常舉辦大型展覽,為鼓勵民眾多搭乘大眾運輸系統,會把周邊停車費調高。他説,臺北市停車費每半年檢討一次費率,對住宅區會較審慎考慮漲幅,若是商業地帶,如市府周邊停車場,“調漲不會客氣”。

  臺北市長柯文哲昨天也表示,他會推出交通“CPR3招式”,第一是維持幹道交通,嚴格取締違規臨停、凈空路口;第二,停等紅燈超過停止線,一律開罰;第三,禁止路邊挖掘;以維持幹道暢通與路口正常運轉。但臺媒記者昨傍晚實地前往復興南路、信義路口觀察,路邊仍有不少汽車違停,加上“三橫三縱”拓寬的單車道,該區塞車情況依舊。

  臺灣《中國時報》評論指出,臺北交通塞爆,堪稱柯文哲就任以來最嚴峻的政治土石流。這種結果,並非毫無徵兆,只是當整個市府一步步自陷危機,卻沒人敢告訴柯文哲“你錯了”。所以,一個有勇無謀的市長,加上一群缺乏道德勇氣的官員,造就這場破20年紀錄的交通災難。

  評論稱,與其説柯是市長,他更像是即興演説家。任何事,他都有意見,也勇於表達,心之所想,口之所至。如果説他是nobody,聽完笑笑就算;實情他是掌握1600億(新台幣,下同)預算的臺北市長,發揮的輻射效應,直接牽動北北基桃。臺灣半數人的生活,都與他有關。

  所以,柯若是全才,當屬民眾之福;問題是,他似乎只是“自以為什麼都懂”的大話市長。更嚴重的是,本是各路英雄好漢的局處首長,面對市長錯誤發言,理應發揮職責導正。但這群幕僚,在柯強勢領導下,猶如綿羊般仰人鼻息沒主張,等候指令不積極,消極應變求自保。(台灣網 高旭)

[責任編輯:高旭]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