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全臺寒害農損破17億 創17年最高紀錄

2016年03月08日 17:59:1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1月29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農委會”昨統計,全臺農林漁牧業農損金額已飆破17億元(新台幣,下同),破了17年來最高寒害災損紀錄。準“閣揆”、“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昨指示處理農損三原則:資格認定要有彈性、加速作業流程、補助認定從寬,請地方縣市加速作業,希望讓農民在春節前領到補助金。

  根據“農糧署”統計,以往過年前菜價、魚價通常會漲一至兩成,加上這波寒害,今年民眾採買年貨恐怕得多掏荷包。“農委會”呼籲,消費者不要搶買,吃多少買多少就好,以免再提高市場價格。

  “霸王級”寒流過境,農損金額昨已達17億5380萬元。“農委會”表示,高雄市昨增加虱目魚、石斑魚大筆損失量是主因,損失金額達8億2091萬元,佔總損失金額的四成七,為至今受損金額最高的縣市。

  此波寒害高達八成五的損失金額都是養殖漁業,主要為虱目魚、石斑魚、吳郭魚、文蛤、鱸魚。“農委會”表示,目前冷凍庫存漁獲豐富,消費者也可選擇遠洋漁獲,透過這些替代性商品,不至於影響市場太多。

  蔬果方面,昨統計巨峰葡萄受損面積達342公頃,損失金額超過4千萬元,為至今受損最嚴重的水果。“農糧署”表示,這次所影響的葡萄是一月初催花後剛萌芽的植株,將於夏季采收,預估産量會減少一至二成,今年夏天葡萄價格可能會上漲。“農委會”表示,這次寒害對大宗蔬菜如高麗菜、花椰菜、結球白菜等溫帶蔬菜則沒有太多影響。

  “農委會”昨在“行政院會”報告寒害農業災損及因應措施。張善政提醒,臺灣面對極端氣候,農業風險愈來愈高,請“農委會”、“金管會”持續研議推動農業保險,除目前已試辦的高接梨外,可再擴及其他項目。(台灣網 李寧)

[責任編輯:李寧]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