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人緣何對退休生活沒信心?

2016年03月08日 18:04:1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由於攸關每個人的利益,退休話題總是牽動著社會的敏感神經。新加坡星展銀行日前針對亞洲6大市場(大陸、臺灣、香港、新加坡、印度、印尼)舉行“樂活退休指數”大調查,結果發現臺灣排名倒數第三,100分的調查問卷平均得分只有47分,顯示出臺灣人對退休生活準備相當不足。有63%的臺灣受訪者表示,對退休生活非常沒信心,認為要負擔退休後生活可能相當困難,擔憂自身的財務狀況以及不明確的經濟前景。正所謂:已經退休的,怕錢越來越不夠花;將要退休的,怕錢發得越來越少。

  有多少“本錢”?

  工資的七八成

  臺灣人為何沒信心?主要還是財務考量。很多人擔心,退休後所領的退休金無法支應目前的生活花費。普通的臺灣人退休後,到底能領到多少養老“本錢”呢?

  這個算起來就複雜了,不同行業有不同的制度,目前主要分三大類:一是老闆為私人的普通勞工;二是老闆為政府的軍公教人員(軍人、公務員、公立學校教師);三是農民和漁民。

  勞工退休時,可以領到兩筆退休金,一筆是勞保金,一筆是退休金。勞保金來源於社會保險,依“勞工保險條例”的支付規定領錢。退休金是強制僱主支付給勞工的錢。兩筆錢加起來,約相當於在職時工資的70%左右。

  軍公教的退休金也由兩部分組成,也是複雜的算式,一般而言只要任職超過30年,退休後平均每月就可以領到在職工資的80%—90%。但是除了這筆收入外,軍公教還有“18趴”福利——退休金存銀行享受18%的補貼利息。這樣算來,軍公教人員退休後不比退休前領得少,有的能拿到100%甚至110%。正因此,臺灣這幾年的公務員考試一年比一年火爆,可稱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而臺灣農漁民,只要年滿65歲,人人可以領到每月7000元(新台幣,下同)的老農津貼。

  粗粗看來,這些養老“本錢”似乎也不少,為何臺灣人還是沒信心呢?主要是因為退休後的日子“太長”,把“本錢”給稀釋了。雖説臺灣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但勞工年滿55歲、軍公教年滿50歲就可以自請退休。而臺灣人平均壽命高達80歲,因此這些退休金至少要撐個二三十年,能不“壓力山大”嘛!

  存多少才夠花?

  至少1500萬元

  那在臺灣養老,存多少錢才夠用?臺灣《聯合報》前段時間發佈的一個調查報告顯示,島內民眾認為1000萬元就能養老的佔三成多,認為1500萬元才夠養老的近三成,近四成認為2000萬元以上才能養老。專家分析,以月支出3萬元做基數,預期生活22年,再加上通貨膨脹、物價上漲以及壽命延長所需更多的醫療花費,1500萬元是養老的“基本儲備”。

  1500萬元養老金意味著什麼?簡單地算,如果一個臺灣人從25歲工作到65歲退休,月薪4.5萬元,工作40年,他退休時大概只能領到450萬元退休金。不要説工作久了工資會漲,臺灣現在處於“薪水凍漲”、經濟不景氣的時期。根據臺灣當局公佈的數據,去年上半年臺灣人的大致平均薪資,扣除消費者物價指數後,為3.74萬元,雖為近5年新高增幅,但仍低於2007年的3.85萬元。8年過去,月俸沒增,房價物價卻漲不停。

  1500萬元“養老儲備”和450萬元退休金之間,有不小的缺口,靠平日儲蓄能存夠嗎?差1050萬元,就意味著每年要存27萬元,即每月要存2.2萬元,才能湊夠這筆錢,顯然不太現實。怎麼辦?有的準備購買養老保險、投資理財、企業年金計劃等,有的準備退休後再就業重新“創收”,還有的希望子女給點“孝親費”。

  星展銀行的調查顯示,臺灣人平均41歲後就開始規劃退休生活,每月拿出月薪的29%來當退休金。更有38%的人表示,不會完全退休,可能會一直“工作到老”。

  出路在哪?

  改革阻力大

  隨著臺灣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凸顯,過半數的民眾都擔心,退休金會成為當局越來越沉重的財政支出負擔,形成“開支黑洞”,甚至在十幾年後破産。一旦退休金乾涸,臺灣人的信心恐怕要跌入谷底。因此,多數人都認為,改革迫在眉睫。

  臺灣當局的策略屬於“小稅收大支出”,20年來,每逢選舉,政治人物就不斷加碼福利津貼,另一方面又持續減稅,讓臺灣成為名副其實的稅收小島、福利大島,軍公教退休所得替代率甚至一路攀升至90%,在全世界僅次於希臘的93%,而希臘已破産。

  為防止崩盤,臺當局揮刀啟動退休金大改革,改革方案都以“延退、多繳、少領”原則,但無一例外引起漫天抗議之聲。各個階層都覺得改革方案不公平,不能解決問題。改革還讓馬英九得罪了屬於藍營支援者的軍公教階層,支援率一度降到個位數。

  福利社會發展要看階段,如果還在開發階段,應把資源先放在經濟建設支出上,把餅做大再來談分配。這十多年來,臺灣經濟停滯不前,與投資支出佔比一路下滑之間不無關係。在2012年,臺當局總預算花在經濟發展項目上的金額,只有花在社會福利及退休撫恤金上的一半。今後如何開源節流,突破重重阻力給將來找條出路,是該好好做做功課了!

[責任編輯:張曉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