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北故宮南院營運7天便漏水 建築師:施工瑕疵所致

2016年03月08日 18:06:3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北故宮南院外的景觀園區雖尚未完工,但部分低窪地區積水嚴重。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台灣網1月4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試營運才一週的臺北故宮南院大廳玻璃帷幕,3日傳出滲水,執業多年的建築設計師趙元鴻分析,應是施工瑕疵所致。臺灣建築發展學會理事長徐文志認為,建築物滲水或漏水,不一定就是滲漏水處出問題,因為水會在建築物內四處流通,即便RC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也會有滲漏水的問題。

  督導恐不到位

  大山建築設計師、臺灣成功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趙元鴻指出,滲水應是施工瑕疵所致,督導恐也不到位,才釀成漏水。他説,玻璃帷幕在臺灣是很成熟的建築工法,主要用於墻面工程,以利透光。最常見的就是一般民宅車庫,有些採用玻璃帷幕做採光罩,他自己也很常使用於建案中。不管是民宅或臺北故宮南院,其實邏輯都是一樣的。

  他表示,因為不了解臺北故宮南院滲水細節,沒看過施工圖也無從知道施作流程,僅能從漏水分析可能造成的原因。但他強調,不論何種工法,都是由人施作,可能是施工師傅在施作過程中不小心,或者督導不到位,導致漏水的狀況發生。

  材質、施工法是關鍵

  趙元鴻表示,玻璃帷幕接縫處是經常造成滲水的地方,施作時須先預留水路,通常會有2、3道保障,避免接縫處滲漏水,可能剛好每一個環節都“差一點”,才會發生這起意外。此一意外應是單純施工瑕疵,妥善處理即可。

  臺灣建築發展學會理事長徐文志表示,玻璃帷幕建築常被批評隔熱效果不佳、耗電,較適宜溫帶氣候型地區,但它的鏡面設計具有造型、美觀等優點,現在的玻璃帷幕建築物設計,也多采用Low-e節能玻璃。

  徐文志説,玻璃帷幕的材質、施工法是品質優劣的關鍵,其材質有等級之分,填縫施工需通過風雨測驗測試合格,則防風雨效果更佳。(台灣網 李寧)

[責任編輯:李寧]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