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政界就"慰安婦"問題爭相表態 馬英九要求日方道歉賠償

2016年03月08日 18:07:27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日向韓道歉賠錢,臺灣咧?”29日,臺灣《中國時報》在頭版報道安倍就韓國“慰安婦”問題道歉反省且注資10億日元設立支援“慰安婦”基金的消息,並稱“二戰期間同樣也發生慰安婦悲劇的臺灣,日方並無表示”。

  幾小時後,馬英九在一個軍方儀式上稱,“中華民國政府的立場,一向是要求日本政府對二次大戰當中我國慰安婦要道歉、賠償、要還她們公道跟她們的尊嚴”。角逐“總統”寶座的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聲稱,政府應該積極爭取,讓我們上個世代受到委屈的婦女得到心靈安撫與補償,這是政府應該做的事情,民進黨會全力支援。據《聯合報》報道,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表示,日本仍未正視臺灣也曾受害這段史實,令人完全不能接受,不管與日本的關係如何,都要站在臺灣的立場上。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稱,二戰期間27萬戰死的臺籍日本兵至今也沒獲得適當賠償。

  臺灣“外交部長”林永樂29日上午召開緊急記者會。他表示,已向日方説明臺方立場,並要求向臺受害者道歉及賠償,“日方了解,他們會願意考慮”。林永樂強調説,馬英九過去20年持續關注“慰安婦”議題,且三度邀請受害婦女到“總統府”座談。“外交部”發言人王佩玲表示,除與島內相關團體保持聯繫,也已訓令駐日代表處立即向日本政府交涉。臺媒披露,安倍政府打算在“慰安婦”問題上對韓賠償、道歉,臺灣“外交部”上週五已經掌握,但臺駐日代表沈斯淳卻“放大假”,人都不在日本,遭到島內媒體炮轟。“三立新聞網”稱,臺灣官員態度難免被説不夠積極。

  據島內最早關心慰安婦權益的“臺灣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康淑華介紹,1992年“慰安婦”議題剛被世人所知時,他們就開始為臺灣的“慰安婦”爭取權益,基金會在1998年拍了臺灣“慰安婦”的第一部紀錄片《阿嬤的秘密》,“慰安婦”議題在臺灣也曾非常火熱,基金會曾帶著這些阿嬤到日本打官司,但被日本法院一一駁回。臺媒説,島內“慰安婦”受害者如今只剩5人。

  臺灣一名資深媒體人29日對《環球時報》説,日韓“慰安婦”問題獲得突破,臺灣各界為之譁然,一些大報甚至認為此事比臺灣“大選”還重要。但總體而言,臺灣政治人物對此事的反應顯得軟弱。同一天,臺灣作家黃智賢在媒體上撰文抨擊民進黨及其側翼為了“奪取政權”不惜鼓動“反中、反課綱”,要求歷史書中不許寫“慰安婦”是被迫的。他怒斥這批人“沒血沒淚,不仁不義”,這幾乎等於“跪求日本不必道歉”,“日本當然可以倨傲,可以不屑這個島嶼”。

  “爭公道,政府需積極作為。”《聯合報》29日以此為題寫道,臺日關係不同於日韓關係,面臨的國際情勢也有所不同,如果日本解決韓國“慰安婦”問題,卻對臺灣訴求不理或打折,民意的怒火恐將吞噬馬政府。因此,要求日本比照道歉賠償,當局不能只有“態度”和“立場”,更有效的策略與更靈活的交涉才能爭取公道。報道同時提醒説,應該明白,日本政府想解決的是“日韓慰安婦”問題,而非“慰安婦”問題。《中國時報》認為,臺灣應比照韓國的例子,由馬英九向安倍喊話。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駐日、韓記者 李珍 王偉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 崔傑通】

[責任編輯:張曉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