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島內攬才政策引關注 臺灣人擔心被外勞搶飯碗

2016年03月08日 18:15:26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面對人才流失及少子化導致的人口下降,臺灣當局著急端出“攬才大菜”。不過鬆綁政策招攬的究竟是人才,還是人力,事關臺灣人自己的飯碗,因此在島內引發不小的爭議。

  據臺灣《聯合報》3日報道,“行政院長”毛治國在一項跨部會議中決定,當局將全面鬆綁白領外勞來臺工作。現行白領外勞來臺工作,必須符合下列四項資格之一,外加最低月薪47971元(新台幣,下同)兩項條件。四項資格為取得專業證照;碩士以上學歷免工作經驗;大學學歷要兩年工作經驗;無大學學歷,必須擁有5年工作經驗及特殊表現。未來將刪除學歷、工作年資等門檻,改為“評點制”,只要學歷、工作經驗、外語、專業能力等達60點以上就可來臺;如果月薪達到47971元則免評點,同時刪除僱主資本額、營業額的限制。

  至於外籍藍領,臺灣現行外籍勞工在臺工作不得超過12年,未來也將採取“評點制”,滿60點即可留臺工作,其中專業能力比重最重,如果取得3張乙級、丙級證照,將計45點。

  臺“國發會”預估,因為少子化、高齡化,明年起臺灣勞動人口每年將流失18萬;新制上路後,預估未來一年可多招募、留下六七千外籍人才。臺“勞動部”官員劉佳鈞稱,臺灣每年白領技術人才流出達兩三萬人,已為人才凈輸出地區,如果持續下去,競爭力將趨於枯竭。他説,過去外籍勞工工作滿12年就不能再來臺工作,近年包括加拿大、韓國和馬來西亞等都優先聘用在臺灣工作過的外籍勞工,這部分人才流失嚴重,有不少老闆抱怨“楚才晉用”。“行政院長”毛治國誓言留下“藍領士官長”,避免人才流向日韓等競爭對手。

  一些外籍人士對新政策表示歡迎。印尼籍的學生翁淑媛説,現在評點制放寬、名額不限,對學生而言是很大的續留誘因。也有不少人提出質疑。臺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稱,當局鬆綁白領外勞來臺,應思考這是要吸引人才,還是要補充勞動力。“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稱,臺灣過去開放藍領外勞,導致薪資倒退,如今又對白領外勞敞開大門,薪資也不設限,臺灣白領薪資的議價能力必定受影響;若再出現“假白領、真藍領”,影響的就不只是薪資水準,還有就業機會。

  《經濟日報》3日稱,搶才新政有三處疑點。首先,取消薪資門檻,好人才就一定會到臺灣嗎?二是僱主取消資本額等門檻,該怎麼防堵“假專才,真搶一般工作”?三是藍領技術人才熬過12年,就有機會轉成可攜家帶眷來臺工作的白領,政策是否放太寬?文章直言,這些問題沒有先想清楚,當局很難令臺灣人相信政策開放不會排擠他們的工作權。(記者 林曦)

[責任編輯:張曉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