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海觀瀾:向金門供電 兩岸再拓民生合作

2016年03月08日 19:48: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福建將向金門供電。這是7月21日福建向金門供水合同簽訂後,兩岸民生領域的又一實質性合作。

  針對福建上市公司福能股份兩天前發佈的公告,中新社記者24日從福能股份的控股股東福建省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證實,該公司近日與臺灣金門縣協成兄弟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框架意向協議書”。

  根據此協議,雙方共同成立售電公司,由福建省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控股,鋪設廈金海底電纜等設施為金門縣供電。在臺灣方面批准之前,福建省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同意先行墊付其所需的資金投入,待臺灣方面批准後再售電。

  同時,雙方共同設立公司開發金門離岸海上風電項目為金門供電;在滿足當地電力需要的前提下,剩餘的電量往大陸回送。供給金門縣的海上風電價格按不超過當地現有電價的60%測算,回送到大陸的電價按不低於大陸現有海上風電價格計算。

  福建向金門供水,兩地相距僅27.56公里,卻用了20年才簽署合同;實現供水,最快也要到2016年底試通水。由此來看,福建向金門供電還有段路要走。

  “金門要發展,水、電等基礎設施可説是至關重要。”見證了福建向金門供水合同簽訂的金門縣長陳福海表示,引水合同簽訂,不僅僅是供水的開始,更是説明兩岸民生資源交流的可行性及發展性,為日後的兩岸通電、海域資源維護、商貿往來等奠定下合作互惠、共榮雙贏的良好基礎。

  對於向金門供水、供電的推進,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所長張文生的解讀是:反映了大陸的和平誠意,體現了大陸以民生為本的思維,反映了兩岸合作的空間還很廣闊,標誌著包括金門的閩南生活圈加速形成。

  “兩岸只要本著以民生為本的思維,就可以為絕大多數人謀福祉。”張文生認為,兩岸通航、通商、通婚、通水,將來還可以進一步規劃通電、通橋、通車,金門和廈漳泉自然而然融合成閩南生活圈。

  閩南是絕大多數臺胞的原鄉。如今,隨著兩岸往來便捷,越來越多的臺胞回到閩南一帶尋根謁祖、探親訪友、旅遊觀光、工作學習,甚至置業生活、投資創業,兩岸一家親、兩岸一家人的氛圍日益濃厚。

  去年7月,福建省委書記尤權在金門考察交流時表示,“金門有任何需求,歡迎隨時提出來”。今年7月21日-22日率團訪金門的福建省長蘇樹林亦承諾,“只要是對金門民生改善、經濟發展有利的事,我們都積極支援,並將盡最大努力做好。”

  今年5月間赴金門參訪的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夏張會”後特別指出,供水不是政治議題,未來福建供水金門不會受政黨輪替的影響,甚至福建供電給金門的議題都可拿出來談。

  歷經20年的等待,兩岸通水“水到渠成”。前瞻未來,一如陳福海所言,兩岸間的民生交流,正如金門高粱酒一般愈陳愈香、愈來愈顯其珍貴與價值;只要手牽手、心連心,以增進人民福祉為依歸,兩岸民生合作將永無止境。(完)(記者 羅欽文)

[責任編輯:李寧]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