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舉行抗日將領李友邦遺孀嚴秀峰公祭

2016年03月08日 19:36:5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原標題 烽火奇女子 心繫兩岸情——臺灣舉行抗日將領李友邦遺孀嚴秀峰公祭

  母親的最大心願就是中華民族同一家,兩岸早日實現和平統一。”1日上午,臺籍抗日將領李友邦遺孀嚴秀峰女士的公祭儀式後,次子李力群向記者道出了老人的遺願。

  公祭儀式上,逾五百人在新北市板橋殯儀館向這位傳奇老人表達了敬意和哀思。

  儘管經常以抗日將領李友邦遺孀的身份出現,嚴秀峰本身就是一位勇敢的抗日女戰士。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出身於浙江杭州富庶家庭的嚴秀峰才17歲,就效倣花木蘭勇上火線,投身抗日。

  此後,她輾轉浙江各地,在1939年結識抗日遊擊隊將領李友邦,並於1941年結為夫婦,從此譜出一段戰地情緣,成為遠近知名的“烽火俠侶”。

  抗戰勝利後,嚴秀峰隨夫來臺,卻無端捲入“白色恐怖”冤案,1950年帶著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入獄15年,李友邦也在1952年被加莫須有罪名而被執行死刑。晚年,嚴秀峰為夫平反,並代表蘆洲李家七大房全體子嗣主動將祖宅“蘆洲李宅”捐列為歷史古跡,用以宣傳抗日事跡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今年6月14日,嚴秀峰與世長辭,享壽95歲,結束了她柔情堅毅的傳奇人生。

  “我很敬佩我母親。”李力群回憶,母親最為驕傲的一段經歷是她1939在東洲沙保衛戰中傳送的軍情幫助部隊成功驅逐日軍。“當時我母親要去通報情報的時候,身上還帶著毒藥,萬一被抓就服毒。”

  李力群説:“母親從大悲大冤到大愛,後期積極從事文化交流的活動,以彌合心中的傷痕。”

  李力群幾年前已經接過母親的接力棒,擔任蘆洲李宅古跡維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他經常奔走于兩岸,積極宣揚父母和臺灣義勇隊所代表的愛國精神與民族情懷。除了臺灣光復日在自家祖宅舉辦活動,每年7月7日,他還會與臺灣其他抗日誌士及家屬參加紀念活動。

  “我們會繼續從事兩岸的文化交流活動,兩岸必須儘快和平統一,而我們可以通過文化交流來促成。”他説。

  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1日也前往公祭現場頒贈嚴秀峰褒揚令、抗戰勝利紀念章暨李友邦將軍抗戰勝利紀念章,以感念她的卓越貢獻。

  嚴秀峰曾于1995年和2005年,兩次赴北京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50週年與60週年的座談會,追思丈夫及其他抗日先烈。

  老人在抗戰60週年的座談會上曾這樣説:“盼有生之年,在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下,早日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這是我的心願,也是包括李友邦將軍在內的臺灣鄉親的共同心願。”

  心願未了,斯人已去。

  或許她的一生正像她自己在一篇回憶文章中所寫的:“我渺小的一生,便是在這偉大的時代光輝的歷史中一粒微塵,但對於抗日衛國這段歲月,確是我與先夫李友邦先生,畢生難忘的時日與記憶,假使我們能重活一次,我會毫不猶豫的和我先夫李友邦,仍然願意把我們的生命,獻給偉大的祖國和具有民族血緣的臺灣故鄉。”

[責任編輯:張曉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