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北天燈、南蜂炮”——臺灣各地喜慶元宵節

2016年03月09日 10:36:0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原標題:“北天燈、南蜂炮”——臺灣各地喜慶元宵節

  幾百盞紅彤彤的天燈在一陣歡呼聲中,載著用各種語言寫下的新年願望,緩緩飄上夜空,那一瞬間令人感動。

  俗話講“不出十五都是年”,5日全臺灣從北到南有10場大型活動慶祝元宵節,其中最為吸睛的當屬“北天燈、南蜂炮”。

  “北天燈”是指每年正月十五在新北市平溪舉辦的天燈節,已有17年曆史。天燈也被稱為孔明燈,相傳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的發明,起初用來傳遞資訊,現在則被當成節日祈福許願的工具,人們在天燈上寫下心願或祝福,然後目送它升上夜空。

  “十分團圓 福氣滿天”祈福燈會5日在平溪舉行,現場分8批施放了1600盞天燈,參加者須提前排隊申請,才能獲得放天燈的名額。雖然天公不作美,一整天都陰雨綿綿,但絲毫未影響人們的熱情。

  一位來自北京的李姓學生告訴記者,她是世新大學的交換生,這次專程來體驗放天燈的民俗,為了爭取名額,上午11點就來到平溪排隊。

  晚上6點,燈會正式開始,施放天燈的廣場周圍只要地勢稍高的地方都站滿了人。新北市市長朱立倫也來到現場,與民眾一同放燈祈福。

  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臺灣本地民眾,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用不同語言在天燈上寫下心願,既有“高大上”的“世界和平”,也有“小確幸”的“考試順利通過”“投資房地産升值”“股票賺大錢”……

  “平溪是我們的福地!”兩位來放天燈的臺灣民眾説,“這已經是我們第三次過來了。”

  一盞由臺灣藝術家設計的、高達12米的巨型福字剪紙天燈是本次活動的“主燈”,當巨型主燈緩緩升空時,200盞“五福臨門”剪紙天燈同時齊飛,“福”字滿天的美麗畫面讓現場民眾幸福滿滿。

  為了保障活動安全,記者在現場看到,消防車和醫療隊守在場地近旁隨時待命,每個放天燈的位置都配有一位經過訓練的大學生,幫助遊客點燈、放燈。

  如果説“北天燈”屬於治愈係的溫馨、暖心,“南蜂炮”活動則成了冒險家尋求刺激與好運的樂園。

  在臺南市鹽水武廟元宵節蜂炮活動現場,蜂炮點燃時萬炮齊發,拖著焰火尾巴如蜂群傾巢而出,射向四方。當地習俗相信蜂炮放得越多、蜂炮挨得越多,這一年的財運也會越來越好。

  為了安全地享受到一年的好財運,成千上萬的民眾也是蠻拼的——安全帽、護脖毛巾、棉質長袖衣褲、口罩、手套等全副武裝上身——在“三羊開泰”“喜氣洋洋”“獨佔鰲頭”等主蜂炮城下迎接數十萬隻“炮火”的洗禮。儘管如此,當蜂炮從四面八方襲來時,不少民眾還是四處躲閃,既刺激,又狼狽。

  值得一提的是,廣西南寧賓陽縣有著1000多年曆史的炮龍和彩鳳民俗活動也在元宵節再次依約來臺,在臺南鹽水的街頭再次登場,為臺灣民眾送上“龍鳳呈祥”的新春祝福。

  三度來臺的炮龍採用手繪圖案,由賓陽縣炮龍協會組織民間扎龍藝人精心製作,長23米,舞動起來龍行虎躍,動感十足,身邊則伴著色彩奪目、栩栩如生的4隻賓陽彩鳳。

  南寧市副市長、賓陽民俗文化交流團榮譽團長劉為民表示,希望賓陽縣與臺南鹽水區進一步加強交流,使賓陽炮龍、鹽水蜂炮蘊含的優秀民俗文化共同發揚光大,造福兩地民眾,成為聯繫兩岸同胞交流互鑒紐帶、承載友誼的橋梁。

  當天,高雄燈會藝術節、臺東炸寒單、臺南月津港燈節等活動也在全臺各地紅紅火火上演。臺灣觀光主管部門表示,在臺灣燈會帶動下,全臺瘋元宵成全民運動,預估將吸引大批海內外觀光客上看近3000萬人次。(記者曹典、陳思武)

[責任編輯:李寧]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