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第23屆臺北國際書展開幕 臺灣每兩人有一借書證

2016年03月09日 11:28:50  來源:深圳特區報
字號:    

第23屆臺北國際書展開幕臺灣每兩人有一借書證

  臺灣地區近幾年每年出版新書4.2萬種,每100萬人就擁有1800種新書,密度之高列世界第二。全臺灣1200萬人擁有圖書借書證,每2人就有一張借書證……在11日開幕的第23屆臺北國際書展上,主辦方介紹的這幾個數字,顯示出臺灣的閱讀風氣之盛。

  本屆臺北書展設在臺北世貿中心,為期6天。67個國家和地區的682家出版社參展,攤位總數1650個。書展期間將舉辦會議、論壇等活動上千場。

  駱以軍劉克襄等獲“書展大獎”

  開幕式上頒發了一年一度的“書展大獎”。小説類中,駱以軍的《女兒》、林俊穎的《某某人的夢》、陳浩基的《13.67》榜上有名。非小説類中,劉克襄的《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穿春,遇見風水林》等獲獎。

  臺灣文化部門負責人洪孟啟介紹,臺北國際書展的定位為“亞洲出版專業知識中心”,希望藉由書展與國際接軌,以開放的胸襟與遠見,體驗不同文化間的美麗與差異。他表示,獨立書店是鼓勵、發展閱讀風氣的重要基地,政府部門將支援引導獨立書店紮根所在社區,為社區民眾提供精神滋養。

  大陸去年獲獎好書多有參展

  大陸的參展出版社集中在世貿中心一館的“簡體館”,由華品文創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參展的大陸出版社有近100家,展出圖書精選3000多種。 2014年度大陸各家機構評選的獲獎圖書,包括深圳讀書月“十大好書”都有參展,另外藝術美學類圖書和中華書局版圖書佔了相當比例。

  華品文創總經理王承惠對記者表示,除了讓臺灣同業及讀者可了解大陸最新的出版現況與趨勢,未來也希望整合“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資源,使繁簡體書的常態交流更頻繁。

  中國圖書市場規模排名全球第二

  書展上還首發了《中國圖書市場報告》,該報告由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社和上海東方出版交易中心聯合編制,並授權臺灣的華品文創公司在書展上與大陸同期發佈。根據該報告,中國圖書市場規模去年為187億美元,在全球圖書市場佔比12%,僅次於美國,排名全球第二。出版新書種數為19.8萬種,繼續呈現下降態勢。而實體書店圖書零售市場一改前兩年的負增長,止跌回穩,實現了3.26%的正增長。

  布克獎得主埃莉諾卡頓蒞臨書展

  今年臺北書展主題國為紐西蘭,將有22位紐西蘭作家參加書展活動。其中,最年輕的英國布克獎得主埃莉諾卡頓也在書展上與讀者見面。埃莉諾卡頓1985年出生於加拿大,成長于紐西蘭。她的第二部小説《發光體》甫一推出就榮獲包括布克獎在內的諸多獎項,也成為本屆書展上的熱銷書籍。

  本屆書展首次開放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免費參觀,18歲以上學生憑學生證半價優惠,鼓勵年輕朋友體驗閱讀的樂趣。 ◎深圳特區報駐臺記者 陳智軍 文/圖

[責任編輯:黃露佳]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