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復興航空半年兩起空難 島內短途航線安全亟需加強

2016年03月09日 11:59:08  來源:新華臺灣
字號:    

  

  這是2月4日一輛汽車上行車記錄儀拍攝到的臺灣復興航空客機從高架橋上空墜落的畫面(拼版圖片)。新華社發

  綜合臺媒消息,臺灣復興航空公司一架ATR-72-600型機GE235航班4日上午在臺北南港墜毀於基隆河。該飛機自松山飛往金門,機上共有53名乘客和5名幾組人員,其中大陸乘客31人。該事故目前已造成31人遇難。

  據了解,此次失事飛機與去年復興航空公司在澎湖墜毀的飛機同屬於ATR-72機型,當時空難造成48人遇難、10人受傷。時隔半年左右,復興航空島內短途航線又出問題,大家在悲痛之餘,不免也關注到支線航空安全和航空管理問題。

  ATR-72機型被詛咒了嗎?

  據了解,近10餘年間,復興航空公司共發生了8起ATR-72機型飛行事故。全球其他航空公司的ATR-72機型也曾多次發生飛行安全事故。因此,ATR72的安全性成為輿論焦點。而事實證明,該飛機的安全記錄確實不太好。

  成立60年來,復興航空大小事故不斷,近年尤其以ATR72機型的事故居多。有媒體查詢飛航安全委員會官網的記錄發現,從1995年的一架ATR72-202飛機撞山開始,復興航空運營ATR72飛機就已經發生8起安全事故。

  ATR72事故頻發的同時,復興航空公司卻持續引入使用ATR72。有專家介紹,對於支線航空來説,盈利空間非常之小,所以飛機的經濟性很重要。因此有外界質疑,復興航空看重渦槳飛機的燃油成本優勢,為了節省成本而不顧安全考量刻意選擇該機型。

  此前亦有輿論認為,復興航空事故不斷,説明該航空公司的管理還不到位,而支線飛機之所以感覺比大型幹線飛機容易出事故,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於運營支線飛機的大多為小型航空公司。航空公司要承擔飛機維護、飛行員管理、執飛人員定期培訓、飛機保養等多項管理責任,程式複雜,安全保障就是整個航空公司管理水準的體現。

  島內航線“亞歷山大”

  島內短途航線頻頻出事,業者也是有許多説不出的苦衷。輿論普遍認為,縱觀臺灣島內航線,入不敷出是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島內現有24條島內航線,全部都虧損經營,只有5條偏遠離島航線為吸引業者經營,由當局補助業者營運虧損,其他航線虧損由業者自行負擔。現行票價即使在旺季也難獲益,淡季的虧損就更多。

  臺灣民航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曾表示,由於經濟增長趨緩,加上高鐵、公路建設更為成熟,島內航空市場載客率每況愈下。目前島內偏遠航線因需服務當地民眾,必須維持。民航主管部門只好希望通過“瘦肉綁肥肉”的模式,讓業者通過其他賺錢的航線,以交叉補貼方式維持營運。當局寄希望於擴大兩岸包機的班次額度,以便能提供較多班次的分配額,給負責島內偏遠航線運營的航空業者,用來彌補虧損。

  雖然島內航空業面臨不少難題,當局和航空業者還是應該積極反思,如何避免悲劇的再次發生,如何加強支線航空的安全性,是目前必須正面面對解決的問題。(牟彥秋、俞菁 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黃露佳]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