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遭質疑薯條含硅膠石化物 臺灣麥當勞喊冤澄清(圖)

2016年03月10日 14:34:4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麥當勞強調,島內賣的薯條絕無含硅膠與石化物。(臺媒圖)

  台灣網1月23日消息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美國一段“麥當勞薯條是什麼做的?What are McDonald’s fries made of?”影片在網路上瘋傳,直指薯條添加一種用在泥膠內的硅膠(二甲基聚硅氧烷 dimethylpolysiloxane)與石油類化學物的抗氧化劑特丁基對苯二酚(TBHQ,tertiary butylhydroquinone),引來軒然大波。臺灣麥當勞昨天(22)表示,臺灣與美國配方不盡相同,絕對不含硅膠和石化物。

  美國麥當勞前天在企業官網上發表一段5分5秒的影片“Our food. Your questions. What are McDonald’s fries made of?”追溯馬鈴薯如何做成薯條,截至昨晚已超過231萬人次點閱。片中公開薯條有14項成份,包含非基因改造馬鈴薯、芥花油、大豆油、玉米油、鹽、天然牛肉調味,以及多項食品添加物︰氫化大豆油、水解小麥、水解乳、檸檬酸、二甲基聚硅氧烷、葡萄糖、酸式焦磷酸鈉、TBHQ。

  引發爭議的二甲基聚硅氧烷其實是防止食用油起泡,以及防止薯條變灰的酸式焦磷酸鈉,與用來當防腐劑的TBHQ,這些化學物質都是安全的食品添加物。

  網友對此片反應兩極,有人調侃“麥當勞薯條比別家挺脆不易垂軟,真的是配方使然”,還好現在沒有大薯買一送一了;有人覺得既然説明是安全的食品添加物,至少不是黑心食品。還有人看到有天然牛肉調味,哀號原來薯條是葷的。

  臺灣麥當勞説,各市場使用的産品配方不盡相同,所有産品皆遵循當地主管機關相關食品安全標準嚴謹製作,擔心此片造成臺灣消費者混淆,立即公開臺灣薯條5項成分釋疑,“馬鈴薯93.9%、芥花油、棕櫚油、酸性焦磷酸鈉(一種品質改良劑,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葡萄糖”。強調嚴選優質馬鈴薯與經安全認證的100%進口純植物油,絕對不含牛肉調味、硅膠、二甲基聚硅氧烷、石化物、TBHQ及防腐劑,也同步強調臺灣麥當勞薯條絕對是素的。(台灣網 高旭)

[責任編輯:高旭]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