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贈臺大熊貓母子36天后再相聚 母隔籠親吻幼崽(圖)

2016年03月09日 14:29: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贈臺大熊貓母子36天后再相聚母隔籠親吻幼崽(圖)

  圖片來源:今日新聞網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道,萌死人的熊貓寶寶“圓仔”,由於出生後在左腳鼠蹊部有一道淺層傷口,為了照護“圓仔”的傷口痊癒,暫時讓她和媽媽“圓圓”分開。分別36天后,母女終於在今天(12日)再度相見歡。

  臺北市動物園11日發出新聞稿指出,“‘真是不敢相信!’我已經36日大,體重突破1643.6克了,有許多人關心我每天過得好不好,讓我告訴你們我每天吃飽飽、睡好好,保育員叔叔、阿姨快要無法一手掌握我了,現在唯一的煩惱是圓滾滾的身材啦!”

  園方之前為讓“圓圓”的生理與心理持續保持在育幼狀態,保育員在“圓仔”出生四天時,開始放入“圓仔”的分身“倣仔”到“圓圓”身邊,讓她習慣“圓仔”的存在。

  初版的“倣仔”為簡單的小型大熊貓布偶涂上“圓仔”便便,錄音機在一旁播放“圓仔”的叫聲;隨著“圓仔”本尊一天天長大,“倣仔”進化成內建藍芽喇叭,保育員可透過手機遙控藍芽喇叭發聲;為比擬“圓仔”的真實重量,保育員在“倣仔”內部放進細砂石增重。

  保育員為了解媽媽“圓圓”是否仍會溫柔呵護寶寶,更將一顆生雞蛋放入硅膠套中,再將此硅膠套放入“倣仔”體內,測試“圓圓”在叼仔、抱仔及舔仔的時候,力道是否恰當,並於兩小時後取出。觀察結果顯示,雖然“圓仔”本尊不在“圓圓”的身邊,“圓圓”仍然是個非常溫柔有愛心的好媽媽,每當“倣仔”在她身邊一“哇叫”出聲時,圓圓便會立刻過去將“倣仔”叼起,擁入懷中呵護、舔拭。每次將“倣仔”取出時,整只布偶都變的濕漉漉的;但也因為有媽媽的愛心口水,讓原本沾了便便的布偶變得乾乾淨淨的了。

  在保育員細心照料下,目前圓仔體重已經突破1643.6克了,而母女在12日見面,雖然隔著籠子,但圓圓還是伸舌頭“親吻”了一下圓仔。

[責任編輯:朱煉]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